第159章 回家吧
第159章 回家吧 (第1/2页)时值寒冬,韭山外围树木虽被当地村民砍伐一空,但位于深处的树林依旧茂盛,地上的落叶堆的能有齐膝深,如此一把火放起来必然是漫山遍野的大火,且短期内火势绝不会停,对于韭山的动植物而言绝对是一场“生态灾难”。
搁赵安前世,他这个纵火犯少说也得判个七年八年。
问题是如今是清朝,他本人又是安徽最大的官,谁敢追究他的纵火罪?
何况还是对付土匪。
火攻,其实也是逼不得已的事。
乌龙岭地形特殊,如同一座大坟堆兀立于天地之间,山势极其陡峭,仅有一条容一人通行的羊肠小径直达岭上,盐匪据此险便能形成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比之黑岩石寨还要险要。
匪首谢鸿仪二十多年前就将此处选为巢穴,如今更是被打造的固若金汤,岭上盐匪又有很多白莲教的狂信徒,信仰加成下这些人的战斗力不容小瞧,清军若要强攻只能沿那条羊肠小径向上仰攻,届时死伤必大到叫人难以忍受地步。
这场剿匪之战还没到赵安只要结果不要数字的地步。
纵火焚山虽然不足以把乌龙岭化为废墟,却能给岭上的盐匪形成足够的心理压力。同时大火将彻底摧毁盐匪于外围密林中分布的据点,便于清军抵近同时也能开阔视线,做到对战场的一览无余。
更重要的是乌龙岭存在一个致命缺点,那就是岭上没有水源!
地理常识告诉赵安,盐匪的水源只能来自岭下,所以大火烧山除让岭上盐匪胆寒混乱外,也将彻底暴露他们的取水地。
届时只需派兵守住水源,用不了多久盐匪就得崩溃。
科学表明人没有吃的能撑半个月,但人若没有水喝最多撑七八天,不睡觉的话这个时间则会更短。
军令如山!
一听上面要求放火烧山,开到乌龙岭附近的清军立即开始行动,手持火把、油罐、硝磺等物迅速散布至乌龙岭山脚附近。
但放火也是有讲究的,首先得确定风向,其次得确定自身安危,别一把火下来敌人没烧着倒把自个给烧了。
赵安再次发扬科学放火观,指挥清军各部先开辟安全地带,然后跟炸山埋药眼似的分派工作,确保大火起来后只会向乌龙岭蔓延。
谢鸿武得知要放火烧山,短暂错愕之下只能朝岭上深深叹口气。
一切准备工作妥当后,分布在各处的清军便展开行动,点燃一处又一处枯枝落叶。
起初,只是零星的火点在山坡枯草间跳跃,从乌龙岭上空看下去就好像深夜中燃起的篝火,但那星星点点的篝火很快就在风势和火油帮助下迅速升腾窜高,继而连成一片,如同一头苏醒的火焰巨兽以不可阻挡之势向着岭上蔓延咆哮。
火势越来越大,吞噬着一切可燃之物,参天巨木也被烈焰炙烤发出“霹雳叭拉”的爆裂声。
被惊动的飞鸟小兽不断窜出,整个乌龙岭的天空瞬间为之一红。
这把大火不知要烧掉多少鸟窝,多少小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