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九章 春闱笔落锦绣文
第四百零九章 春闱笔落锦绣文 (第2/2页)这日晌午陈斯远用过午点,因犯了春困,便往床榻上小憩。晴雯留在房中伺候,香菱无事,便往院儿外而来。
谁知甫一出门,遥遥便见湘云身边儿的翠缕快步来寻。
二人半路相遇,翠缕便压低声音道:“来得好,本也要去寻你的,快去瞧好诗。”
香菱讶然道:“哪儿来的好诗?”
翠缕笑着卖弄道:“我不说,你过会子自个儿瞧去。快走快走,姑娘们都在沁芳亭上呢。”
说罢扯了香菱往沁芳亭跑,二人到得近前,香菱果然便瞧见了探春、惜春、黛玉、宝琴、湘云,刻下湘云手里拿了一篇诗稿正仔细端详着呢。
众人见香菱来了,便有宝琴问:“你家大爷可好?”
香菱笑着摇头道:“每日除了吃、睡便是读书,这不到月余便用了半筐蜡烛,人也瞧着清癯了些许。”
宝琴感叹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啊。”
探春道:“读书一事讲究一张一弛,眼看也没几日了,回头儿也让你家大爷松快松快。”
香菱笑着颔首,却是没接茬。心道自家大爷的确用功,可也不曾耽误了其夜里松快。什么‘褥中推枕’‘枕上联玉’的,花样儿可多着呢!
众人说过陈斯远,忙又端详诗稿。黛玉趁着无人瞩目,悄然将香菱叫到身边儿,塞了个香囊过去,低声道:“新配的香方子,有提神醒脑之用,你回头儿给你家大爷。”
香菱揶揄着瞥了黛玉一眼,这才缓缓收拢袖笼之中。
恰此时二姑娘忙完,打辅仁谕德厅款步行来。入内便道:“怎么只你们几个?大嫂子呢?”
湘云笑着道:“等咱们商议好了,再去寻稻香老农。”
黛玉便道:“咱们的诗社散了一年,也没有人作兴。如今正是和春时节,万物更新,正该鼓舞另立起来才好。”
湘云点头不迭,希冀道:“一起诗社时是秋天,就不应发达。如今恰好万物逢春,皆主生盛。况这首桃花诗又好,就把海棠社改作桃花社。”
众人都叫好,又请二姑娘迎春瞧过了桃花诗,自是称赞不已。待香菱瞧过,一眼便认出乃是黛玉的手笔,心下赞叹黛玉诗才天成,嘴上打趣自个儿只能写些打油诗。
嬉闹一番,众人便一道儿往稻香村而来。待至内中,自有素云、碧月摆茶招待,李纨看了桃花行,自是赞赏不已。
众人又议定起社,黛玉就笑道:“合该我来坐东道,你们可不能跟我抢。”
众人都道不抢,又商定时日。原本要定在三月初二,黛玉想起隔一日便是探春生辰,于是便改做了三月初五。
计较停当,诸芳各自散去,香菱一路兴高采烈回转清堂茅舍。这会子陈斯远已醒,正吃着茶水与晴雯逗闷子,见香菱回转,便笑问其去了哪里耍顽。
香菱笑着回道:“林姑娘要起社了,就定在三月初五。”当下将方才种种,与黛玉的桃花诗都一一复述出来。
待说罢,又惆怅起来,蹙眉道:“与林姑娘一比,我平日练笔之作顶多算是打油诗。偏生初五又要作桃花诗,我若是作不出来岂不惹人笑话?”
晴雯闻言笑道:“这有何难?你只管夜里殷勤着,讨好了大爷,回头儿给你写两篇就是了。”
香菱恼了,逮着晴雯好生呵痒。陈斯远乐呵呵看着,心下略有所感,忽而想起一篇词来。上半阙倒也应景,下半阙就有些不合时宜了。
因是起身踱步进得书房里,提笔落墨写了半阙,待两婢嬉闹过,这才塞给了香菱,道:“你拿着应景,若有所感,干脆填了下半阙。”
香菱笑着应下,想起黛玉所赠香囊,赶忙从袖笼里掏出来奉上。
陈斯远拿了香囊难免神思恍惚,想起了月前情形。半晌回过神儿,兀自闷坐书房里习练文章。
倏忽到得三月初三,这日乃是探春的生儿。陈斯远不得空闲,早前便打发晴雯拿了南珠给探春打了一对儿珠花。
一早儿便有小太监奉元春之命送了贺礼来,阖家皆有寿仪,自不必说。探春换了礼服往各处行过礼,众姊妹方才聚在一处,便有大丫鬟琥珀来请,道:“舅太太来了,请姑娘们出去请安。”
众人忙去荣庆堂请安,陪着老太太、太太、王子腾夫人好一番契阔,临了舅太太方才瞧着凤姐儿说道:“说来也巧,云屏才定下亲事,迎亲日子就定在五月初十。原还指望着凤丫头过去帮衬帮衬,奈何她如今有孕在身,说不得要另请援手了。”
凤姐儿笑着推脱几句,说辞不咸不淡的,心下直翻白眼——错非王子腾帮衬,王夫人又怎会将凤姐儿的三个陪房拉拢了?这会子还想白使唤人,真真儿是痴人说梦。
不等王舅母告辞,前头又有丫鬟喜滋滋匆匆而来,说是老爷打发人送了信儿来。
贾母高兴不已,一边厢接了信笺,一边厢又传送信的小厮入内。
大丫鬟琥珀忙送上老花镜,贾母展信扫量几眼,顿时喜形于色,道:“老爷说了,六月中便能回!”
众姑娘闻言,俱都喜之不尽。其后贾政身边儿的小厮入内,贾母捡着寻常话儿问了半晌,那小厮一一作答,听闻贾政一切顺遂,贾母等这才放下心来。
凤姐儿有意上眼药,便笑着与贾母道:“看来傅姨娘将老爷照料得极好,老太太这回能放下心了。”
贾母笑着含混应下,扭头一瞥,果然便见王夫人面色不虞。
凤姐儿顿时心下得意,巴不得贾政早点儿领着傅秋芳回来,到时候,一个年老色衰、一个青春靓丽,一个衔玉而生、一个文曲星降世,啧啧,定有的是乐子瞧了!
不一刻,王舅母起身告辞。王夫人、迎春、探春去送,凤姐儿身子不便,干脆与黛玉、宝琴、湘云等一并回转。
兜转到荣庆堂后过了穿堂,眼看粉油大影壁在前,凤姐儿忽道:“我怎么听说林丫头这两日便要起社?”
黛玉闻弦知雅意,笑着左右一瞥,道:“你们瞧瞧,我还怕惊扰了凤姐姐呢,谁知人家倒要不请自来。”
凤姐儿心绪极佳,笑道:“我也不好整日憋闷在房里,前日王太医还说,须得多走动走动。怎么说我也是总裁,这等乐事可少不了我!”
黛玉等笑着应下,只催着凤姐儿后日早些来。
至初五日,果然起了社。宝玉这日又往夏家而去,临行前听闻园中熙攘不止,问过小丫鬟才知诸姊妹又起了社。
宝玉顿时怔神,盖因至今也无人告知他起社之事。心下失落之余,又想起王夫人所言:“你如今也是当了爹的人了,可不好再跟姐姐妹妹们一起胡闹。”
宝玉心下悲凉,又被麝月接连催促,这才蔫头耷脑出了仪门,乘车往夏家而去。
大观园里,桃花社自是热闹不已,美中不足的是宝姐姐早早回了薛家老宅。
一日欢聚,待散去时,香菱才随着黛玉回了潇湘馆。入内便急匆匆将那半阙桃花词奉上,笑道:“上回大爷听闻姑娘作了桃花诗,便忍不住也作了半阙,偏生要我补全。我哪儿来的那般才情?少不得,要请姑娘劳动一番了。”
黛玉下意识接过,不容她说些什么,香菱已掩口笑着飘然而去。黛玉追之不及,瘪嘴笑了笑,这才低头看起纸笺来。
但见其上写道:一夜东风,吹醒桃花,春到人间。趁月朗风柔,扁舟一棹,绿波渺渺,花影珊珊。洞里有天,天涯有路,风月莺花终古闲。惜春去,怕桃花结子,冷落神仙。
好个沁园春!黛玉略略思忖,便笑着摇头。这半阙里已藏着转折,只怕下半阙定会悲凉不已,也难怪陈斯远不往下写了。
顺势便想起那日被陈斯远轻薄的情形来,黛玉不禁俏脸儿泛红,错非隔着鞋底儿,只怕便要原地抠出个洞来藏进去才好呢!
黛玉遐想半晌,虽心下不大信神佛之说,却也趁着没人,偷偷合掌祷词,只盼着陈斯远一切顺遂,此科登第。
……………………………………………………
不意便到了初八日。这日陈斯远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白日里四下游逛,又早早歇下。
这日上至邢夫人,下至宝琴,连薛家老宅的宝钗都打发人来送了物件儿来。或是请的符箓,或是送的香囊,又有各色实用物件儿。
知陈斯远要调养精神,因是众人都是坐坐便走,无人敢搅扰。
又有贾母发话,明晨打发贾琏送考。
陈斯远一一答谢过,入夜早早安歇,翌日丑末便起。用过早饭,待拾掇齐整,方才在几个丫鬟护送下出了仪门,乘车直奔贡院而去。
验名、搜检等不再赘述,陈斯远寻了自个儿的考房,订了雨棚、撂了横板,卷了被子又呼呼大睡起来。
直到铜锣三响,有小吏举着题目四下游走,陈斯远方才精神饱满地起身。他也不急着瞧题目,一边厢拾掇齐整了,一边厢摆弄小锅子煮了一碗鸡丝面,吃饱喝足方才去瞧那题目。
谁知不看不要紧,一看就乐了,盖因当先一题他见过、做过,正是黛玉那日所出‘切切偲偲怡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