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2 安内必先攘外
0512 安内必先攘外 (第1/2页)黄铃坐在床沿边上,轻轻叹气。
窗口半掩,清冷的月光斜照进来,给阴暗的房子带来微弱的光芒。
她等丈夫回来,已经有一个时辰了。
打自半年前起,丈夫就不喜欢在她这里过夜,而是到其它小妾的房里休息。
外面响起打更的声音,从打击的节奏来看,已经过了亥时。
黄铃有些困了,心情也不太好,就脱了外裳,准备睡觉。
可在这时候,紧急的钟声从东边传了过来。
她皱眉,只觉得这声音吵,正想嗔骂两句,就听到周围的有了哗然声,吵闹声,由静到有,由弱到强……几乎就是一瞬间的事情。
远处无数的灯火相继燃起,不到半会,整个京城就变得通亮起来。
而方家亦是一样。
鼎沸的人声中,丫环小鹃冲进来,急急喊道:“小姐,匪军打进城里来了,快去后院厅堂那里集合。”
其它的家仆都叫她大娘子,只有小鹃会叫她‘小姐’。
那是因为小鹃是陪嫁丫环,两人从小一块长大的。
黄铃终于反应过来,立刻起身穿衣服。
小鹃上前帮忙。
“怎么会,不是说我们这里城高墙厚,狄人全是骑兵,没有带攻城器械,是进不来的吗?”
作为世家的女儿,她在这方面还是有些见识的。
“小鹃也不知道。”
黄铃内心紧张起来,等穿好衣服,便出了门。
此时整个方家都乱了套的感觉,家仆们四处紧张地跑来跑去,管家在呼呼喝喝,也不知道在干些什么。
反正就是乱糟糟的。
来到后院厅堂,便见家里的‘主人’都已经在这里了,她是最后一个来到的。
坐在主位上的,是方老爷子,他说道:“人来齐了,那所有女子和幼童,都进秘道里,从里边反锁,没有老夫的话,谁也不准从里面打开。”
黄铃将视线投向自己的丈夫,方封仪。
却见他正站在一个妖媚女子的身边,好声劝慰。
那是方封仪新收的小妾。
论相貌,是比不上黄铃的,但胜在身段好。
就和她大姐差不多,只是没有大姐那么……温婉端庄。
这小妾显得极是妖媚,一看就是不安份的。
而在这时候,大大娘子站了起来,说道:“所有女眷,跟我进秘道中。”
黄铃看向丈夫,随后便走向了大大娘子的方向。
此时那个小妾说道:“大娘子,我想……待在夫君身边,与他共进退。”
听到这话,黄铃的内心冷笑了起来。
“呵!”大大娘子哼了声:“匪徒入城,必然会烧杀淫掠,到时候你若是被人玷了身子,为保我方家名声,就只能自尽了。你若不想自尽,老身会让人送你上路的。”
听到这阴森森的话,这名小妾不敢再搞什么小心思,乖乖地走到了大大娘子的身后。
方家的秘道,就在后院的假山旁边,那里有个隐蔽性很好的门。
所有二十多名女眷,以及数名黄家嫡系幼童进入秘道中,黄铃回头,便看到小鹃被拦在了门外。
“大大娘子,为何小鹃不能进来!”黄铃大惊。
“一个陪嫁丫环罢了。”大大娘子冷漠地说道。
黄铃双眼微微睁大。
在半年多前,小鹃虽然不敢说地位有多高,但至少也是被当成小妾看待的。
而现在,只是家仆了吗,甚至连秘道都不能进。
黄铃回头,看到了小鹃那惊慌无措的表情。
“大大娘子,小鹃怎么说,也是我黄家……”
“黄家?”大大娘子的视线扫过来:“京城黄家已经倒了,就连你的父亲,也快了!你要懂事,明白了吗?”
冰冷的视线,让黄铃如堕冰窖。
秘道的石门,发出沉闷的声音,缓缓关上,隔绝了小鹃的视线。
秘道中,有足够的空间。
一盏鲛油灯点起,淡蓝色的火焰,将这里映照地阴森森的。
地面上铺有大量的毛皮,即使躺在地上,也不觉得冷。
“东边是如厕的地方,西边是厨房。”大大娘子坐在一张高椅上,淡蓝色的火焰在她的脸上映照:“如同是一座冰冷的神像。”
所有人看到这一幕,都下意识咽了下口水。
黄铃找个地方坐了下来,她总感觉到旁边有一道刺人的视线扫过来,但看向左右,却没有任何发现。
似乎没有任何人注意到她。
黄铃内心中极是不安。
她担心丈夫,也担心小鹃。
…………
“狄人先进外城,随后叛军也进了外城。”李林将情报放到了桌面上:“现在京城里已经打成一锅粥了。”
几个幕僚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没有说话。
因为这样的事情……他们是真第一次见,一时间,也想不到应该怎么做。
从常理上来说,这是个好机会,可几万的叛军,以及数千的狄人在京城里打来打去,他们贸然凑进去,似乎不是什么好主意。
看着幕僚都不说话,李林却笑了笑,他手指在地图上的某个点上按了下。
“我打算在这里,设伏。”
众人一看,发现那里是一处北边的关隘。
“大人的意思是,截杀狄人后路?”
李林点头:“狄人南下有优势,是因为过了大河后,中原地区对他们而言,几乎是一路坦途,同时也因为北方地势高,他们骑马而下,有优势。但如果要由南返北,就得爬一段很长的‘坡’,要数天才能回到相对平坦的地方,他们的战马已经奔跑这么远了,再长时间爬坡,全部会废掉,而这时候……走之字型,相对平坦的道路,就是很适合的,也就是这条燕行官道。”
有幕僚问道:“可为什么我们要劫杀狄人?我们趁他们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也进京不好吗?”
李林摇头说道:“不好,狄人永远是北方大敌,这股狄人应该就是他们的精锐了,如果能把他们打掉,能保我们大齐至少二十年的北疆安稳。”
因为要让一代人重新成长起来,并且有足够的战力,一般都需要二十年。
“大人,这是难得的机会啊。”有个幕僚小声说道:“进京城,夺神器。错过了,可能就没有了。”
李林笑道:“龙椅以后有的是机会,但现在能重创狄人的机会,只有一次。”
“下官觉得,攘外必先安内。”
李林摇头:“你这话,我曾听过。在我幼时接受的教育中,有过这么一则记录,以前有位君主也说过类似的话,后来……那位君主失了民心,被赶到海岛上偏安一隅,最后郁郁而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