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39章:哭泣的潞王!十岁的孩子最好欺
第0139章:哭泣的潞王!十岁的孩子最好欺 (第2/2页)“殿下放心,这些都是臣为殿下安排的课程,乃是为确定殿下的喜好,一切后果全由臣承担,保证殿下不会受到丝毫责罚!”
“真的?”
沈念点了点头,道:“臣要根据殿下的喜好,重新规划布置殿下的课业,陛下已答应这三日全由臣做主。殿下绝对不会被惩罚的。”
听到此话,潞王兴奋了起来。
“去象房,去象房,本王要去骑那只鼻子最长的大象!”
潞王朝着象房狂奔而去,后面的两名小宦官连忙跟了过去。
接下来。
便到了问题少年潞王的欢愉时刻。
他先是在象房折腾了小半个时辰,然后与沈念一起,奔向北膳房,在一众内承运库官吏的官厨中吃了午饭。
之后,潞王便前往里草栏场骑马。
彻底释放自我的潞王。
就像一个小牛犊子一般,尽情释放着自己的活力。
然后,在沈念的引领下,去了制造瓷器的明器厂,制作了数个奇形怪状的瓷器。
最后,二人去了正阳门外。
看杂耍,吃小吃,听说书先生讲书。
直到黄昏才返回禁中。
这是潞王做梦都想拥有的生活。
沈念不断告诉潞王:他这个年龄,就应该是开心快乐、自由自在的时候。
潞王对此深信不疑。
他日后不用参政,又不用参加科举,根本不需拼了命地读书。
不如及时行乐。
潞王有些悔恨没有早些认识沈念,不然他的日常可能早就这样了。
……
翌日一大早,一切照旧。
沈念讲学了一个时辰,又让潞王写了一张大字后,又带着潞王去做他想做的事情。
比如:微服游街、享受花鸟鱼虫之乐等等。
午后,潞王也不再是练习棋艺、书房、绘画,而是去军教场的树林中射兔子,去和锦衣卫们一起吃大锅饭。
全是潞王不曾体验过的新鲜事物。
第三日。
沈念完全遵从潞王的心意,去了诏狱,去了城西的柴炭厂、数家寺庙。
……
这三日。
潞王觉得自己如同活在云端,连懒觉都不睡了。
每日都过得充实而快乐。
潞王这三日的经历。
小万历知晓,张居正知晓,日讲官们都知晓,他们已知沈念接下来要做什么。
……
第三日,黄昏。
沈念与潞王在棋盘街转一圈后,回到了书斋。
随后。
沈念将一份崭新的课业清单呈递到潞王面前。
潞王翻看后,不由得大喜。
新的课业清单上,除了每日上午一个时辰的日讲课,外加一篇大字,外加下午半个时辰的或绘画或棋艺或音乐练习外,其它时间,潞王皆可自行决定。
“知本王者,沈先生也。”潞王拍着胸脯说道:“此课业清单,张阁老或许不会同意,但本王有自信,一定能说服母后与皇兄!”
潞王的自信,来自于李太后与小万历对他的溺爱。
也来自于在他眼里,李太后与小万历是他最亲最近之人,他的任何要求,二人都会答应。
听到此话,沈念又从怀里拿出一份文书。
潞王面带疑惑,打开一看,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这也是一份潞王的课业清单。
不过此清单对潞王的要求甚是严苛,课程任务量还要大于先前张居正为他制定的那一份。
与此同时。
还要求他,需要准时上早课,不可在讲学时吃零食,写大字因不专心而出错皆罚抄三遍等等。
唯一的好处就是,每个月,他有一日的自由时间,可去做些他喜欢的但必须经过讲读官同意的事情。
潞王撇嘴看向沈念。
“沈编修,此为何意?”
沈念面色认真地说道:“臣拟定了两份课业清单,殿下可任选其一。”
“本王肯定选第一份嘛!”潞王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沈念缓了缓。
“殿下,第一份课业清单确实符合殿下当下的喜好,但有一个缺陷,殿下若能接受,便选第一份。”
“什么缺陷?”潞王面带不解。
沈念面色严肃,先是朝着潞王深深拱手。
一般有这个动作,那接下来的话语,定然是有所得罪的话语了。
“殿下若依第一份课业清单去做,其实对大明并无什么影响,且还会使得殿下开心,殿下开心,太后与陛下自然也会开心。”
“然皇家有皇家的规矩,殿下若不认真读书,若不守皇家礼节,如第一份课业清单这样学习,很快便会有一群科道官弹劾殿下。”
“这个呀!”潞王摆了摆手,笑着道:“本王丝毫不惧他们弹劾,母后与皇兄不会责罚我的。”
潞王虽有十岁,但非常清楚自己的定位。
日后,他不能参政,不能参与科举,只能做一个闲散富贵王爷。
这也是他心无学业,甚是任性的主要原因。
学而无用还枯燥无味,他自然不愿学,他对自己都没有什么期待,自然不在乎别人对他的期待。
一个王爷,奋发向上,钻研学业或政事,并不是什么好事。
沈念微微一笑。
“臣也以为是这样,不过长此以往,殿下的名声必然不佳,殿下想做个闲散王爷没错,但若过于懒散,惹得百官不喜,大概最多三年,殿下到了成婚的年龄,恐怕满朝官员都会要求殿下离京就藩。”
“殿下若能接受提前离京就藩,那咱们就选第一份课业清单!”
“三年后,本王……本王……就要离京就藩?本王……本王……不离京……绝对不离京!”
此话带着哭腔。
潞王的眼泪一下子就落下来了。
离京就藩乃是潞王的软肋。
一旦就藩,就如同被圈养起来,不能离开封地,非有诏而不能入朝。
这是潞王当下不能接受的。
天下他最亲最近最重要的两个人,便是李太后与小万历。
他不愿离开他们。
然而,他若一直任性。
在百官的一致请求下,特别是张居正都不喜欢他的前提下,即使是李太后与小万历也不能将他留在禁中。
若是乖巧一些,一直遵守礼制,依照大明的常例,他可以多留数年。
此刻,潞王渐渐明白了沈念的意思。
他可以不优秀,但不能不懂事。
不然所有文官都会在他成亲后,立即上奏请他离京。
不守规矩、不守礼制的亲王,是不允许在京师内肆无忌惮地玩乐的。
这一刻。
沈念觉得这三日之课,已然成功。
接下来,或许潞王的功课不会很优秀,但绝对会是懂事的,守礼制的。
因为他有软肋。
有了不得不遵守礼制、遵守规矩的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