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3章 一力当之
第1983章 一力当之 (第2/2页)更难的是,这个几乎是让人家送死的命令,他如何启齿,又如何做说服工作。
而且,他最怕的就是,别人嘴上答应了,到时却是像哪个桂中将一样,直接带着部队开溜,那可就将正在撤退的大部队陷入绝境了。
所以周文自己提出断后,总算是解决了他心中最难抉择的问题,但也加重了他对周文的内疚之感。
主要是这个任务实在是太危险,先不说要抗住十几万鬼子的疯狂进攻,自身伤亡就不会是个小数字,更何况最后还要摆脱鬼子进行撤离。
稍有不慎就会被鬼子缠住并包围,最后能撤出多少人,那就很难预估了,弄不好全军覆没都有可能。
但他现在还能说什么呢?
顾长官双眼发红,握着周文的手道:“小周……唉!哥哥对不起你啊!”
周文其实心中倒没什么,他现在只是觉得自己有这个义务和责任将南京的这些精锐国军解救出去。
至于最后如何脱身么,嘿嘿……他周文从穿越以来,不遗余力打造部队,挖空心思赚钱买装备,不就是为了这些责任吗?
何况,经过这些年与小鬼子的不断交战,他对自己的部队已经建立了极强的信心,不要说他还有浦口这个后路的存在,就是没有,就是被鬼子包围了,他依然有信心带领部队突围出去。
其实早在佣兵团南京保卫战之前,周文就考虑到了撤退的问题。
要知道,在原来抗战历史上,国军出现的几次损失惨重的大败仗,都跟撤退有关,都是撤退的时候组织不力,导致本来正面跟日军战斗时还勇敢无畏的部队,瞬间就变成毫无斗志的溃兵。
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忻口会战,基本都是撤退变成溃逃,从而导致大量如果能撤退到后方,稍微补充整编一下就能恢复战斗力的精锐官兵,白白牺牲在溃逃的路上。
这些惨败的后面,固然有国军官兵素质高低不齐,各种派系的部队混杂交错,难以齐心等因素,但肯定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别的不说,为什么红色军队中就几乎没有出现过这种大规模溃逃的情况?
周文这里并不想深究其原因,知道了他也没能力去改变。但只要他在战场上,就要想办法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而最好的方法就是他来给这些国军精锐兜底。
有我这支强军在后为你们兜底,为你们掩护,你们总不能还慌乱了吧?
而他也不是自己自作主张,不跟兄弟们商量一下就承担下这个在别人看来就是九死一生的任务。而是在来南京之前,他就跟佣兵团的主要军官们都达成了这共识。
这就是猛虎佣兵团成立的目的和宗旨,在抗日这个大义之下,敢为别人不敢之事。
没有这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豪气和担当,他周文凭什么能够让如妙花、赵晓金这等武学大师甘附骥尾?凭什么让蒙雨廷、陈万里这等军事奇才归入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