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0章 谋算
第1980章 谋算 (第2/2页)“现在我军在江苏北部地区已经没有大规模的部队,难以抵御日军重兵的迂回攻击,南京守军的撤退已经迫在眉睫。”
“所以我建议,南京的各部队,从即日起就开始陆续撤出南京城,从下关码头渡江,从浦口沿津浦线北上转移,到达宿县进行修整和补充,同时作为我第五战区的总预备队,准备徐州会战。”
“而江阴的守军也要择机撤退,在鬼子援兵到来之前撤到长江北岸,归入我第五战区系列。”
校长听到这里,才知道这位李大帅原来打的是南京和江阴守军的主意。
他心说,你李德邻好大的胃口,一个撤兵的建议,就要将本校长最嫡系也最有战斗力的重兵集团调入第五战区。
防守江阴的21集团军倒还好说,本就是你李德邻的嫡系部队,归入你麾下也是应有之义。
但将南京守军也要划过去,这就有些过份了。
要知道现在南京的守卫部队,不论是中央军校教导总队、宪兵总团、还是87师和88师,都算得上国军部队中最顶尖的战力,更不要说还有周文的中央党部教导总队这等冠绝全军的存在。
而且这些部队大多都参加过淞沪会战和国防线阻击战,现在又在南京保卫战跟日军鏖战了一个多月,可以说是全国军队中对日作战经验最丰富的部队,都是百战余生的精锐。
而且这些部队目前都是录属于他蒋校长亲自担任司令官的第三战区。
现在第三战区中最精锐的几支部队全在南京和江阴跟鬼子鏖战,先不说退下来后还能剩下多少兵力,就是还能保存大半兵力,你要将这些部队划给第五战区,无异于在这位控制欲极强的校长心头割肉。
只是,李大帅的建议却是有依有据,分析目前的局势也比较到位,校长一时半会还很难说出反驳的话。
你想想,你校长之前在军事会议上还振振有词要求大家舍小家保大家,刨除成见和政治立场,齐心协力共同抗日。
现在你却心中存着小九九,想将最精锐的部队捏在自己手里不放,好像也找不到合适的借口。
因为从军事战略的角度上看,日军在占领南京后进攻相隔仅三百多公里,又是连接南北交通线的徐州最为合理,相当于是一举切断了华夏南方和北方抗日战场的联系和协同。
所以徐州会战比起有可能发生的武汉会战要更加迫在眉睫,也更为很重要。
而在民国政坛和军界都叱咤风云多年的李大帅,提出这个建议的时机就正当其时。相当于是丢了一个难题个这位校长。
这两人都是民国顶尖大佬,相互争斗了几十年,谁还不知道谁呢?
所以校长就采取了一个时常惯用的招式,那就是拖。
“德邻兄,关于南京撤退一事,我赞同你的观点,但近十万大军的撤退,可要好好斟酌一下,撤退的时机和计划也要参谋部拿出一个方案。到时候在军事会议上讨论后方可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