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皇甫嵩意图谋反?!
第一百九十三章:皇甫嵩意图谋反?! (第2/2页)尽管皇甫嵩对于平定凉州羌胡叛乱有着自信,但他冒不得半分风险。
无他,三辅有着前汉诸多帝王的陵寝,甚至还有一座宗庙。
若是皇甫嵩大意之下,被羌胡毁坏了哪怕一座前汉的帝王陵寝,搅扰了祖宗们的安宁,那可真是万死难辞其咎了,因此皇甫嵩也不得不滞留在三辅布置防线。
哪怕他明知朝中有人弹劾自己畏战不前甚至拥兵自重,也坚持不动兵,直到五月十二日,花了整整二十日,才算堪堪完成了大致上的防线部署。
而也许是并州接连大捷的战报,让朝臣们觉得凉州羌乱平定起来应该也没什么难度,因此不乏有人接连弹劾皇甫嵩久驻长安城外止步不前是畏战怯敌,但这些人都被刘辩下令申饬。
羌乱若是那么容易解决,也不至于几乎榨干了后汉的国力。
只是,这封从长安城送来的急报,却让刘辩眉头紧蹙。
“臣京兆尹张时谨奏:左将军皇甫嵩请调长安武库军械,然所索甚巨,尤以攻城之具多至不可胜计。臣窃忧其心,恐其私通凉州叛军,阴怀异志,欲举兵东向以犯雒阳,伏惟殿下圣察。”
一言以蔽之,京兆尹张时因为皇甫嵩突然请求借调大量攻城器械而怀疑皇甫嵩的用意,并举报皇甫嵩企图谋反,而且怀疑可能是在准备举兵向东进犯雒阳。
书信中还讲述了事情的详情,大致情况是皇甫嵩遣长史梁衍入长安城,向京兆尹张时请求借调长安武库中的军械。
张时并未多想,朝廷早有严令,各地州郡必须配合朝廷大军的平叛事宜,便让自己的好友,京兆尹功曹杜畿前去配合梁衍入武库调拨军械,并准备事后再补一道奏疏发往尚书台禀报这件事。
来到武库后,梁衍翻看武库账册后说出所需借调的军械数目,并询问杜畿是否能派兵士入城搬运。
杜畿看向梁衍的眼神很微妙,旋即表示他需要向京兆尹张时征求意见,并暂时留下梁衍及几名左将军府僚吏在武库中。
然后……杜畿就带着从张时那要来的两百郡国兵,不由分说便将武库里的梁衍及几名左将军府僚吏全部拿下了。
京兆尹张时则是立时封闭长安城所有城门,军士上城严阵以待,准备应对皇甫嵩的攻城。
不过刘辩倒也没有紧张,即便尚书令刘陶和尚书仆射羊续以及卢植等重臣都赶至太子府,围绕着皇甫嵩是忠是反展开激烈讨论,他也完全不着急。
朝中大多数朝臣其实也都不太相信皇甫嵩会谋反,但依旧有许多人上疏弹劾皇甫嵩谋逆,并表示应该立即封闭关隘,招募军队,令右将军董卓回师雒阳保卫雒阳,甚至召集关东各州兵马入京勤王。
刘辩心中直呼好家伙,董卓率兵入京,关东各州兵马勤王?
那老子这两年不是白干了?
——
PS:馒头雏形于秦昭襄王时期,由秦人发明,名为“蒸饼”,即片状或条状死面馒头。
在两汉时期,有明确记载的发酵面团制作的松软蒸饼,也就是馒头已经出现在了两汉时期。
但古人喜欢以“饼”来冠名一切面制食品,也就让人误以为馒头实际上是到了诸葛亮南征时期乃至更晚才发明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