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龙虎之姿
第二百一十七章 龙虎之姿 (第1/2页)正月廿八,李家商队一路风尘仆仆,终于抵达东京。
商队还未安顿下来,就在当日下午,李奕便抽空前往李二娘在崇信坊购置的那处宅院。
及至李宅门前,只见商队的伙计们正忙碌地卸货搬运,掌柜李全前后奔走呼喝,指挥安排,额角沁着细汗,显是忙得脚不沾地。
院门外,一道清丽的倩影早已等候多时。虽经长途跋涉而略显疲惫,李二娘却仍强撑着精神,特意提前在门口等候。
当李奕策马而来的身影出现在视线内,李二娘清澈的眼眸瞬间亮了起来,泛起一丝难以言喻的光彩。
但旋即又被她很快收敛,化为恰到好处的盈盈笑意,掩于得体的温婉端庄之下。
待李奕行至近前,翻身下马,动作利落矫健。李二娘屈膝施礼,声音清越如珠:“奴家拜见李将军!劳烦将军亲自过来,我实在心中难安。”
“二娘子不必多礼!”
李奕抬手虚扶了一下,目光在她脸上停留一瞬,带着几分难以掩饰的笑意,“你千里迢迢远来,一路辛苦了。”
再次见到眼前这熟悉又似乎有些陌生的娇俏身影,李奕心中不由得掠过两人初见时的场景——那是前年在龙津河畔的李氏酒铺,自己连唬带吓的套出了她“李唐余孽”的敏感身份。
自那以后,他便打定主意,对这满腹心思的小妮子敬而远之,免得引火烧身。
然而谁能想到,世事兜兜转转,不仅未能疏远,如今竟变成了更为紧密的“合作关系”。
两人略作寒暄,遂并肩走进了大门。赵普、徐胜等一众亲随,亦步亦趋地跟在后面。
步入前院,李奕目光扫过忙碌的伙计和堆积的货物,随口问道:“听说令兄此次也随商队一同来了东京,怎地未见他在此?”
李二娘闻言,脚步微微停顿,她没想到李奕会问及自己的兄长,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回答。
事实上,她的兄长李述此刻就在后宅歇息,但她并未让人去告知李奕要来的事,而是自己单独一人出来迎接。
究其缘由,无非是李二娘觉得兄长未曾真正见识过如李奕这般手握兵权、杀伐决断的周国大将的威势。
更不了解李奕温和表象下潜藏的锋芒。
万一兄长在言语间失了分寸,无意中触怒了这位周国皇帝的姻亲妹夫,其后果绝非他们李家所能承担。
好在李奕见李二娘神色有异,略一思忖便猜到了七八分。他主动将话题带过,语气轻松道:“罢了,在下也就随口一问。想必令兄旅途劳顿,就让他好生歇息,养足精神便是。”
据赵普两人回来后所禀报,李二娘她兄长的性情颇有几分孤僻,一路上其鲜少与外人交谈,大半时间都闷在车厢里不出来。
就连赵普、王仁赡这等李奕的亲信幕僚,也未能和对方多攀谈上几句话。
那李三郎倒真如先前韩继勋所言,腿脚确实不太方便,似乎是摔断腿后落下了跛足的后遗症。
不过李奕主要是跟李二娘打交道,她的兄长见与不见都无所谓,自然也就不在意这等细枝末节。
李二娘暗暗松了口气,感激地看了李奕一眼,连忙顺着他的话道:“多谢李将军体恤,兄长他养尊处优惯了,陡然远行上千里,身子骨确有些吃不消。”
她一边引着李奕往花厅方向走,一边转移了话题,“这次商队入东京,总算不负所托,李将军所需之物,皆已随船运抵。稍后清点一番,便可将详单呈上。”
李奕颔首道:“好,二娘子巾帼不让须眉,我自是放心的。龙津街市的营建,处处都要用钱,二娘子的这笔“支应”,来得正是时候。”
李二娘唇角噙着温软的笑意,语气轻柔道:“能为大周皇帝分忧,亦是李家的荣幸。只是不知关于那‘东京第一楼’的营建细则,以及将军先前提及的‘水泥’等事,是否已有成算?奴家心中实在好奇得紧。”
花厅的雕花门扉已在眼前。李奕却忽地停下脚步,侧转过身形,投下的高大阴影,恰好将李二娘笼在其中。
“既二娘子这般好奇,不如明日随我亲赴龙津河畔,一探究竟?想必二娘子瞧过之后,便能知晓贵府豪掷数万贯的买卖,远非区区金银所能衡量!”
李二娘生怕被误解了意思,忙敛衽一礼道:“将军一诺千金,奴家岂敢存疑?只是……此番北上东京,奴家费尽唇舌,才说动家母允准这事。”
“数万贯财货,关乎家族命脉,奴家身负责任,不敢有丝毫懈怠。如今财货已如数押至,奴家虽信任将军,但于家中耆老亲族们,总该要有个明白的交代。”
“二娘子多虑了,我乃是诚心相邀,并无试探怪罪之意。”李奕注视着少女的俏脸,眼中流露出几分赞赏。
“我也知道二娘子的难处,换做是谁,也不可能什么东西都没见到,便就能投入数万贯的财货。”
李奕说罢,微微一笑,率先迈步进入厅内。这般闲庭信步的做派,倒衬得他像是此地主人,而李二娘成了初来乍到的宾客。
望着李奕挺拔沉稳的背影,李二娘忽然有一瞬的恍惚。
距她上次离开东京,前后尚不足一年光景,但此番重见这位声名日隆的年轻大将,她察觉到对方身上似乎发生了某些变化。
这并非仅是言行举止上的细微不同,而是由内而外弥漫开的一种气质上的沉淀,亦是一种难以言喻、却又令人无法忽视的变化。
一个人的气度威势,当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产生这么大的改变?
思及此,李二娘收敛了心思,莲步轻移,连忙跟了进去。赵普、徐胜等亲随则极有分寸地就此止步,守候在了门外。
厅内陈设雅致,与李奕上次来时无甚差别,显然平日里都有精心打理。
二人分主次落座。
不多时,一名身着素色襦裙的丫鬟便低眉顺眼地进来奉上香茗,动作轻巧无声,行过礼后便悄然退下。
李奕并未急于言语,他姿态从容地端起细瓷茶盏,指尖感受着杯壁的温热,轻轻抿了一口,方才抬眼看向对面的少女。
他开门见山道:“我先前允诺于二娘子的茶、酒专卖之事,如今业已办妥。今后贵号在东京贩卖货物,非但享有专营之权,税赋亦可享受一定比例的优惠。相关的文书凭证,过两日我自会差人送到府上。”
“有劳李将军费神了。”李二娘唇角微弯,勾起一抹由衷的笑意,脸颊上那对浅浅酒窝也随之显露,为她清丽的容颜更添了几分俏皮灵动之美。
她心知肚明,这“专卖”与“税赋优惠”的分量有多重,正是日后李家立足东京、扎根周国的关键。
而且借此能与李奕本人,甚至与周国的朝廷,都能产生更紧密的联系。
“龙津街市的营建由我负责,二娘子出资协助建设,也算是帮了我的忙。我替二娘子求来专营、赋税的好处,只不过投桃报李而已。”
李奕的目光不禁在少女明媚的笑靥上停留了一瞬。
这并非他见了美女便移不开眼,事实上,李奕自认为把持力还可以,家中亦不缺娇妻美妾,他对美色并无过分的贪恋。
只是人对美好事物天然多几分欣赏,尤其这少女眉眼间的灵动,以及寻常女子少见的处事决断,总让她显得有些与众不同。
但李奕此行目的也很明确,并非是来跟李二娘谈情叙旧,龙津街市的事务算是一方面,而另一方面他还有更重要的打算。
片刻沉吟之后,李奕放下茶盏,杯底与紫檀桌面发出轻微的磕碰声。
他的视线再次聚焦在李二娘脸上,语气郑重了几分:“不知二娘子家的生意,可曾做到了南唐地界?”
“南唐?”李二娘闻言微怔,旋即反应过来,李奕所指乃是占据江南富庶之地的李璟政权。
她不知李奕为何突然问及此事,只好顺着话回答:“妾家与吴地确有商贸往来,商队每年都会载着货物,沿大河顺水东下,往返一趟。”
“然荆南高氏父子对往来商旅盘剥苛重,是以家中船队通常行至峡州便停泊卸货,将大宗货物就地交割予江南的大商贾,自家只赚取些微辛苦的转运差价。”
李奕听罢,点了点头道:“据说南平国主自高季兴起,便落了个“高赖子”的绰号,常会半路拦截各国使者、强取豪夺进奉的财货。”
李二娘听他提及“高赖子”,忍不住掩嘴轻笑了一声:“这等传言,奴家也有所耳闻,其中内情虽不得而知,但荆南的课税之重,确系诸国之首。每每过境,抽税便去十之三四,兼之还有各级官吏索贿,行商无不畏之如虎。”
“所幸与我家常年通贸的那江南大贾,在荆南朝野上下颇多打点,更以重金厚贿国主亲贵,方得在荆南境内畅行无阻,享几分便利。”
说到这里,李二娘忽然心有所悟。
这位周国皇帝的姻亲、位高权重的李都使,方才看似不经意地探问自家商队与南唐的贸易往来,绝非闲谈消遣这般简单。
但没等李二娘再多思忖,李奕的声音便再次响起。他身体微微前倾,无形中增添了几分压迫感,目光灼灼地盯着李二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