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天子宁有种 > 第二百一十五章 赵府家宴

第二百一十五章 赵府家宴

第二百一十五章 赵府家宴 (第1/2页)

赵匡胤引着李奕穿过内宅的廊道。不多时,二人便来到那间僻静的后厅所在。
  
  厅内依旧简朴沉寂,只有铜炉中青烟袅袅,带着檀香的幽静气息,弥漫在微微潮湿的空气中。
  
  神龛居于正首最上位,而刻有赵弘殷名字的牌位,在青烟缭绕中显得庄严肃穆。
  
  赵匡胤缓步上前,神色沉凝肃然,眼中流露出几分哀思。
  
  他拿起案头的线香,在炉火上点燃,双手持定举至额前,躬身拜了三拜,低声道:“父亲,奕哥儿特来拜祭您。”
  
  李奕紧随其后,整了整身上的衣冠,显出一派凝重谦逊之态。他拈起一捧檀香,在烛火中点燃,瞬时烟气蒸腾。
  
  李奕深深一揖,对着牌位朗声道:“伯父在天之灵,请受侄男一拜!”
  
  言毕,他再拜再揖,动作恭谨却又不失真诚。深鞠三躬后握着线香走近到神龛前。
  
  待李奕将线香插入铜炉,他又微微垂首,声音低沉道:“伯父你且安心驾鹤登仙去罢,就莫要再牵挂凡尘俗务了。侄与赵兄虽无血缘牵绊,但意气相投更胜骨肉。今后凡赵家诸事,即是我李奕之事,若有需要,我定会尽绵薄之力!”
  
  李奕说这话时声音很轻,看似是诉于逝者之灵,但侧旁的赵匡胤自然听得真切。
  
  他的脸色微微动容,眼神中闪过几分复杂,喉头滚动间,最终化作一声轻叹。
  
  赵匡胤并未立即开口,而是与李奕一同移步厅侧的硬木榻前。然后他伸手示意道:“奕哥儿,此处还算清静,你我且坐下叙话。”
  
  李奕在榻上坐定,目光不经意扫过一旁的几案,恰巧落在了那本边角起毛的兵书上。
  
  他当即伸手将书册拿起,翻看了几下已然泛黄的书页,顿时眼前一亮。
  
  李奕不禁抬头问道:“赵兄,这本兵书……莫非就是那部唐朝李荃所著的太白阴经?”
  
  打仗是武将安身立命的本职,想要在这刀兵乱世中崭露头角,深研兵法韬略自然必不可少。
  
  李奕能有如今的身份地位,也都是靠在战场上挣来,他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一切。
  
  因此他对那些传世兵书尤为看重,平日里十分注意搜罗此类书籍。
  
  但可惜因战乱的缘故,各类文献典籍散轶甚多,兵法书册更是稀少罕见,且多被武将世家深藏于室,轻易不会拿出来示人。
  
  在这很难大规模刻印书籍的时代,许多孤本、残本往往因战火而失传。
  
  李奕乍一见到这部太白阴经,难免生了几分见猎心喜之情。
  
  毕竟此书乃博采众家之长而成,继承并总结了隋唐之前的军事思想,同时强调战争的胜败,取决于将士勇怯等客观因素,而不是靠阴阳鬼神之说。
  
  并且首次将“人马医护”、“武器典制”等内容系统性的纳入兵书,还详细记载了军中各类伤病及其医疗方法,罗列了治疗马坠折、金疮伤等战伤的药方,堪称最早的“军事医药全书”。
  
  历史上该书也对后来北宋军事理论思想的发展产生过不小的影响。
  
  赵匡胤见他对兵书很感兴趣,便点头应道:“贤弟好见识,正是那部太白阴经,乃家父当年在洛阳偶然所得的一份手抄本。”
  
  说着,他又摇了摇头,语气带着几分遗憾,“只可惜是手抄的残本,仅存杂仪、战具、预备、阵图及杂式这五卷内容,其余几卷却未载入其中,倒也难窥其全貌了。”
  
  “哈!赵兄,这不正赶巧了么!”
  
  说着,李奕指尖轻按书脊合拢,将兵书搁于案几之上。
  
  “弟手上恰好有人谋、杂占及遁甲等四卷,乃是去年因缘际会下偶然寻获。如今,再加上赵兄所藏这残本中五卷,倒也算是凑齐了七八成。”
  
  李奕口中说的“偶然寻获”,其实是来自于左从覃的手里。
  
  去年,他带着左从覃父女来东京的时候,顺带把左道长收藏的数百册书籍,也给一并纳入自己囊中。
  
  左从覃沉迷神仙方术久矣,常年钻研奇门遁甲、炼丹制药,搜集了不少这方面的书籍。
  
  而自古兵道战法又多与阴阳玄理相杂,因此左从覃也顺带收存了一些兵家著作。
  
  那太白阴经中的四卷便就是左从覃多年前在某处深山道观里得来,乃是一本名叫《神仙感遇杂记》的抄本中所记载的这部分内容。
  
  赵匡胤闻言,浓眉微扬,眼神中似有几分喜色。因为他和李奕一样,深知兵书阵法的紧要,而且历史上的赵匡胤,在攻打下滁州后,不取财宝而只拿书籍,就可见一斑。
  
  得知李奕手中有太白阴经的另外四卷,他难免一时间有些意动。
  
  但赵匡胤很快压下心思,豪迈地大手一挥道:“若奕哥儿喜欢,只管把这兵书拿去。反正愚兄也只是闲来无事,翻看着打发时间,其中的内容早已烂熟于心,再留在我这也无用。”
  
  李奕摇头道:“君子不夺人所爱,况此等珍稀的手抄兵书,传世不易。若据为己有,我于心难安!”
  
  “不过赵兄若舍得的话,还望让我暂且拿回府中几日,令人仔细誊抄一副。作为交换,我手上的那四卷,亦可誊抄一份送予赵兄。”
  
  赵匡胤爽快应道:“贤弟的提议真乃两全其美,你我兄弟各得一份,互有相补啊。就这么定了,这书贤弟尽管拿走誊抄!”
  
  两人就兵书之事达成共识,气氛愈发融洽。李奕也没有忘记此行的目的,在这小小的插曲过后,他收敛了几分神色,将谈话转回了正题。
  
  “弟今日前来,虽是拜祭伯父为重,但也顺便有事要与赵兄相商。”
  
  说话间,李奕身体微微前倾,声音带上了几分肃然。
  
  “不知赵兄近日可曾知晓,朝廷正谋划二次南征的风声?”
  
  赵匡胤微微颔首,脸色转为凝重,沉声道:“不瞒贤弟,愚兄虽幽居守孝,但也不是两耳闭塞。想必贤弟也知晓,铁骑右厢都虞候石守信,乃我自幼相交的玩伴,前几日他来府中探望时,便曾提及过此事……”
  
  李奕顺势接口道:“既如此,石都虞候应当也向赵兄提及,官家有意于本月底,遴选几位勇毅大将,率精兵锐卒先行开赴淮南。”
  
  赵匡胤目光一凝,心中思量起李奕说这话的意思。他虽隐隐猜出了几分含义,但却又不太敢确定。
  
  李奕见赵匡胤似有犹疑,他便不再绕弯子,直截了当道:“不知赵兄可愿此番随军出征?”
  
  闻听此言,赵匡胤顿时双手紧握膝头,布袍下的身体随之微微绷紧。
  
  还未待他开口回应,李奕的话音再次响起:“于情理而言,赵兄既已守丧,该在灵前尽孝。但眼下国事急迫,二次南征在即,陛下旨意已定,荡平江南只在旦夕。你我身为武臣,蒙官家厚恩,当值此际,为国尽忠方为大义!”
  
  “伯父在世时,也是戎马一生。赵兄能继承父志,为国征伐,在战场上建功立业,光耀门楣,想必伯父若泉下有知,定不怪兄失孝。”
  
  赵匡胤张了张嘴,迟疑了片刻,方才回道:“可愚兄我尚在孝期,又无朝廷的军令诏命……”
  
  李奕见状,知他心已动,顺势再添一把火:“赵兄还请放心,若你有意此事,弟愿立时上奏官家,举荐兄为先锋将领人选之一!”
  
  赵匡胤的身形直起了几分,胸膛起伏间,呼吸都急促了些。
  
  他心里很清楚,李奕身为殿前马军主将,又是皇帝的姻亲妹夫,如今深受皇帝信重。
  
  若是由李奕上奏举荐,他“起复”的事可能性很大。
  
  说话间,他紧握住李奕的手掌,语气恳切道:“曾经家父尚在世时,愚兄以为自己已能顶门立户,为家里遮风挡雨。”
  
  “可遭逢此变,我方知世事维艰,人情之冷暖……正所谓患难之中见真情,现今也只有奕哥儿你还如此惦念着愚兄!”
  
  他这话也算是有感而发,在父亲病逝之后,赵匡胤回望一路走来,仿佛才突然醒悟,父亲竟默默给自己提供了这么大的帮助。
  
  想当年,弱冠之龄的他年少气盛,妄图靠自己建功立业,便毅然决然的离家远行。
  
  但实际上呢?
  
  赵匡胤先是南下投奔复州王彦超,继而又转投随州董宗本,最后北上投效河东刘崇……这些人都是看在赵弘殷的面子上,才收留的赵匡胤,但都没有重用他。
  
  直至出镇邺都的郭威起兵反汉,赵匡胤方才投其麾下。待郭威篡汉自立后,他因门荫而补任了东西班行首。
  
  后来赵匡胤还差点被外放,也是因自己武将世家子弟的身份,才被招入时任开封府尹的柴荣麾下。
  
  这种种的经历,不都是源于他父亲的荫庇?
  
  等到今上继位,赵匡胤总算靠着自己的本事,在高平之战中崭露头角,再加上又是皇帝的潜邸旧部,这才能有如今的军职。
  
  然而,相比于坐在自己旁边的这位年轻英武的新晋大将。
  
  赵匡胤隐隐有一种自惭形秽的感觉。
  
  毕竟对方是真正的底层出身,全靠他自己的能力和奋斗,一步步爬上现在的位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