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天子宁有种 > 第二百零四章 党项勇士

第二百零四章 党项勇士

第二百零四章 党项勇士 (第1/2页)

午后的殿前司衙门,在冬日暖阳的慵懒笼罩下,显得格外空旷和安静。
  
  李奕负手站在廊下,望着晴朗无云的天色,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鱼袋,思绪却不在眼前这难得的晴暖上。
  
  据邠州方向送来的呈报,补任殿前右班都押衙的李处耘,已经在赶来东京的路上。
  
  粗略估算行程,若无意外,今日便该到了。
  
  其实按时间先后,折从阮殁于刘词之前,由他所举荐的李处耘,自然也比赵普三人的任命更早下达。
  
  可李处耘反而要比赵普他们来得更晚。
  
  据说乃是李处耘感念折从阮的知遇之恩,亲自护送着老将军的灵柩前往府州安葬,这一来一回便耽误了些日子。
  
  再加上李处耘不是孤身履任,而是带着家眷老小一起来的,赶路的速度自然比不上轻车简从的赵普等人。
  
  念及此处,李奕心头掠过一丝微妙的计较。
  
  他从未见过李处耘,对于这位“北宋开国功臣”的了解,仅限于史册简牍间的只言片语。
  
  其中最出名的莫过于李处耘“吃人”的记载:“处耘释所俘体肥者数十人,令左右分啖之,黥其少健者,令先入朗州……朗人大惧,纵火焚城而溃。”
  
  ……对于这件事,李奕无从置评。
  
  因为按照历史记载,李处耘应当是想借此举震慑敌军,一举击溃朗州城内的士气,显然攻心才是目的,吃人只是手段。
  
  相比于五代时期那些以吃人为乐,甚至用人肉充当军粮的行为,李处耘的做法倒也不是那般“惊世骇俗”。
  
  当然,无论是攻心还是立威,“食啖俘虏”本身便是彻头彻尾的暴行,与禽兽何异?其非人之举,无可辩驳。
  
  然而此刻,于李奕而言。
  
  先不论那骇人听闻的“吃人”是真有其迹还是流言穿凿。
  
  至少从眼前这桩事来看,李处耘不惜耽搁行程、长途跋涉上千里,也要护送恩主灵柩返乡入土为安。
  
  可见其身上确有重情重义、知恩图报的一面。
  
  何况史料记载中,李处耘除了这一处堪称污点的记录外,其为人治事颇有才干,刚毅明决,并非五代常见的那种滥杀无辜的嗜血武夫。
  
  其“吃人”之举,更像是特定情境下一种极端扭曲、冷酷有效的“战术威慑”,而非本性里的暴虐。
  
  人之性情,本就深如渊海,光影相生,明暗同存,复杂难测。
  
  时代的风浪推搡着个体前行,刹那间的一个抉择,或许便因境遇、立场乃至一念之差,便可能走上迥然相异的路途。
  
  若仅凭一件在未来的某个节点或许会出现、又或许因缘际会已然改变而不复存在的事件,就对一个尚未谋面之人的当下品行随意定性,并断言其忠奸善恶……未免失之偏颇!
  
  李奕心道:不管未来的情势境遇究竟如何,但眼下的李处耘却名不见经传,就相当于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还有很大的调教空间。
  
  历史上,李处耘最终在赵匡胤麾下崭露头角,成就了一番事业……难道换做我李奕就不行了?
  
  思绪至此,李奕微微阖眼,待再睁开时,眸中已是一片清明透澈。
  
  此刻,阳光正筛过廊檐,在青石地面上投下清晰的冷影,愈发衬出偌大官署的空寂。
  
  院堂内外,往来其间的官署吏员们,全都刻意的放缓脚步,尽量不发出太大动静,生怕惊扰了廊下那位年轻大将的思绪。
  
  唯有那檐角下消融的冰凌,晶莹的水滴悬垂、坠落,发出滴答的声响,规律地敲打着这份宁静,像是在为流逝的时间计数。
  
  李奕的目光从遥远的天际收回,不经意地扫过廊柱落影移动的轨迹。
  
  不知不觉间,小半个时辰已悄然溜走。
  
  而遣去枢密院探听的亲兵虞候徐胜,却仍未回转复命。
  
  “徐大还没回来?”李奕的声音在寂静的空气中响起,清晰地传到侍立在廊柱后的几名亲兵耳中。
  
  “再去一个人,到枢密院看看。”
  
  “是!”一名亲兵低声应诺,身形如狸猫般迅捷地消失在长廊拐角。
  
  好在这次并未等待太久。
  
  不多时,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方才离去的亲兵已疾步返回,在台阶下停住,恭敬的抱拳行礼。
  
  “禀节帅!那李处耘已经抵达枢密院衙署,眼下正在司兵房办理军籍造册与堪合公文。”
  
  亲兵喘了一口气,继续说道,“徐虞候在那里等着,待一应手续办理妥当,便交予咱们殿前司安置。”
  
  “嗯。”李奕微微颔首。
  
  按照规制来说,宣徽院掌总领内诸司及三班内侍之籍,还有诸军低级武将的名籍造册也归他们管。
  
  而中级武将的名籍则由枢密院掌管,并负责军机要密、调兵遣将之事。
  
  至于高级武将,任免皆由皇帝亲自过问,拥有另一套独立的系统。
  
  这是沿袭唐中晚期以来的特殊“分权”制度,通过这种多部门穿插管理、分散权力的方式,让重要的职权不会集中在某一处。
  
  李处耘充任的殿前右班都押衙,勉强够到了中级武将的门槛,加之又是皇宫大内的戍卫军职。
  
  因此名籍造册自然是由枢密院掌管。
  
  不过殿前左右班直隶属于殿前司,日常的管理属于军司大将的职权。
  
  李处耘要先前往枢密院报到并记名,表示其正式获得了朝廷的任命,然后再来殿前司衙署接受上级的安排。
  
  李奕吩咐道:“去告诉徐大,待诸事办妥后,直接把人带来衙署。”
  
  “是!”亲兵得令,迅速转身离去。
  
  李奕的目光重新投回庭院。
  
  他在廊下静立了片刻,旋即回身进到官房,在宽大的书案后落座,一边翻阅公文档案,一边等着徐胜把人带来。
  
  又过了半个时辰,徐胜的身影终于出现在官房门外。
  
  他步入房内,站定在案前数步远的地方,双手抱拳行礼:“节帅,人已带到。末将已让他们在前厅静候召见。”
  
  “他们?”李奕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复数词。
  
  他放下手中的笔,目光落在徐胜身上,两道英挺的剑眉微微一蹙,“来的不止李处耘一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