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大明:逆天属性,我杀敌捡取长生 > 第343章 封皇太孙,列储君位,封总兵,总管大明兵权!

第343章 封皇太孙,列储君位,封总兵,总管大明兵权!

第343章 封皇太孙,列储君位,封总兵,总管大明兵权! (第1/2页)

“刘璟,宣旨吧。”
  
  “让天下万民见证。”朱元璋大声道。
  
  应着这一声。
  
  刘璟拿出了一封圣旨,大声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皇长孙朱雄英,为吾大明皇族第三代嫡长,仁德醇厚,能力出众,军事指挥更为吾大明翘楚,更心系天下,出诸多利国利民之策。”
  
  “今。”
  
  “于此认祖归宗大典,当封皇长孙朱雄英为皇太孙,为大明第三代储君,享储君之权,不可废黜,不可更替。”
  
  “钦此。”
  
  刘璟的声音在整个应天城外响彻。
  
  皇长孙!
  
  皇太孙!
  
  一字之差。
  
  可带来的意义却是截然不同。
  
  皇长孙只是年龄为当代之最,身份虽然尊贵,但却没有真正的位分。
  
  但皇太孙。
  
  这可是真正的国之储君,乃是真正的大位继承者了。
  
  太子,太孙。
  
  在历史上。
  
  朱允炆便是获封了此位置,成为了皇太孙,在朱元璋死后也是直接继承了皇位。
  
  “太孙?”
  
  一旁的朱应听到这旨意,也是有些惊愕的看着朱元璋与朱标。
  
  这敕封是朱应没有想到的。
  
  按常理。
  
  太子在,不会封太孙。
  
  历史上的朱允炆之所以会被封为太孙,根本原因就是因为朱标不在了,而朱元璋为了让朱标的后裔接任皇位,甚至于还将吕氏这个妾室扶正,可以说是对朱标的极限爱屋及乌了。
  
  可现在朱标健在。
  
  便敕封朱应为皇太孙。
  
  这,无疑是表明了一个态度。
  
  未来大明第三代的继承者彻底定死了朱应。
  
  特别是圣旨之上不可废黜的话,这一道旨意落下,哪怕是朱标未来成了皇帝也不能更改圣旨废黜朱应。
  
  这并非暗旨,而是面向天下的明旨,让天下人都见证。
  
  这圣旨,便是不得更改了。
  
  “雄英。”
  
  “这是我与你爷爷商量的。”
  
  朱标微笑着对着朱应说道。
  
  “是不是,太早了?”
  
  闻言。
  
  朱应也是带着几分难以回神的说道。
  
  “不早了。”
  
  “这个位置定下了,咱就彻底安心了。”
  
  “你爹也彻底安心了。”朱元璋笑着道,看着朱应的目光尽是慈祥。
  
  “而且。”
  
  “还不仅如此。”
  
  朱元璋笑着,又看向了在祭台一旁侍奉的云奇。
  
  “继续宣旨吧。”朱元璋大声道。
  
  应声。
  
  云奇手捧一封圣旨站出来,大声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皇太孙朱雄英,文治武功,于武功之上创封狼居胥传世之功,功在千秋,威震天下。”
  
  “今。”
  
  “晋皇太孙领【总兵之权】,赐兵符,拥节制天下兵马之权。”
  
  “凡吾大明军队,皇太孙皆可调动。”
  
  “钦此。”
  
  此话一落。
  
  朱应更是睁大眼睛看着朱元璋,透出惊愕之色。
  
  敕封皇太孙。
  
  朱应没有想到。
  
  但这一个位置虽为储君,却并无真正的实权。
  
  可这总兵之位却是截然不同啊。
  
  在如今的大明,虽然国公不少,但在未有战时,国公不掌兵权,大多数将领也是如此。
  
  至于总兵之位,一直空置。
  
  兵权由朱元璋直接掌控,如若朱标需要也可以调动。
  
  但如今。
  
  直接赋与了朱应总兵之位,这表明了一个意思,兵权完全交给朱应,只要朱应想,随时可以调动大明的军队。
  
  随着这两道旨意的落下。
  
  整个应天城前。
  
  可以说是一片寂静。
  
  无论是藩王,百官,又或者百姓,每一个人都清楚知道这两道旨意带来的震撼有多大。
  
  但随着一阵后。
  
  “皇上圣明。”
  
  “太子圣明。”
  
  “臣等参见皇太孙。”
  
  以蓝玉为首的众淮西将领带着一脸激动,纷纷面向祭台跪下高呼道。
  
  满朝之中。
  
  如若说谁最高兴?
  
  毫无疑问。
  
  那自然是淮西众将了,作为朝廷的武将,朱应如今执掌了兵权,他们也会获得更多的机会。
  
  未来无限啊!
  
  在历史上。
  
  因为朱标的突然薨逝,让淮西将领陷入不复,蓝玉案便是如此由来。
  
  但如今朱标在,朱应归来,淮西自然会走向全新的篇章。
  
  至于靖难?
  
  朱棣都已经被朱应给收拾了,还会有靖难吗?
  
  “参见皇太孙。”
  
  “参见皇太孙……”
  
  随着淮西众将参拜行礼。
  
  周围的藩王,百官。
  
  乃至于应天城前的无数百姓,纷纷跪了下来,参拜行礼。
  
  这无数人就好似海浪一样,跪下行礼。
  
  高呼声响彻整个应天城虚空。
  
  尤为的震撼。
  
  “国之储君,总兵之权,掌大明军队。”
  
  两道圣旨,彻底奠定了朱应在大明的权势。
  
  同样。
  
  这也是朱元璋与朱标在万民面前给的承诺,让朱应全力推行大明变革的承诺。
  
  他们,没有食言。
  
  “雄英。”
  
  “以储君的身份,接受你臣民的行礼吧。”
  
  “你,长大了。”
  
  “能够独当一面了,爷爷相信你一定可以打造出你想要的大明。”朱元璋走上前,拍了拍朱雄英的肩膀。
  
  “爹也会全力支持你。”朱标也是温和笑着。
  
  闻言!
  
  朱应重重点了点头,随后走到了祭台边缘,俯瞰看着下方的无数跪地行礼的臣民,这一刻,似天下万物都臣服在了脚下。
  
  这种感觉,当真难言。
  
  “大明的子民们。”
  
  “免礼。”
  
  朱应双手一抬,带着中气十足的声音响彻天穹。
  
  “谢太孙殿下。”
  
  无数回应声随之响起。
  
  无数百姓看着那祭台之上的朱应,甚至涌现出了一种激动,狂喜。
  
  如今朱应已经是贤名在外了。
  
  武功乃是当世之最,封狼居胥之功。
  
  而文治更是提出了诸多治国之策,利国利民。
  
  朱应能够成为皇太孙,这是民间所期望的,众望所归。
  
  “今日。”
  
  “承蒙皇上与太子看重。”
  
  “封我为皇太孙,为大明第三代储君。”
  
  “此乃长辈恩泽,朱应不敢辞,更不会辞。”
  
  “正如圣旨宣诏,我生于皇族,却长于民间,知民间疾苦,知万民心中所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