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六百九十二章 十四年后人评说
第两千六百九十二章 十四年后人评说 (第1/2页)沉重的石门打开了,明军如潮水涌入。
密集的火铳声逐渐变得稀疏,绝望的哀嚎声也逐渐少了,偶尔传出一二爆炸声,也没有扰乱明军的节奏。
今川旁氏、毛利山城等人撤到了天满宫,绝望地坐在涩川满赖周围。
每个人身前,都有一把刀。
刀已出鞘。
明军翻过了天满宫的墙,射杀着最后的武士。
高令时带军士包围了涩川满赖等人,一个个手持弓箭,杀气凛然。
涩川满赖面无惧色,喊道:“我是九州探题,我要见顾正臣!”
高令时嘴角动了下,抬起手,向下一挥。
咻咻!
箭一瞬间射穿了涩川满赖、今川旁氏等人,涩川满赖难以置信地看着明军。
为何会这样?
你们已经控制了局势,稳操胜券,这个时候,不应该让顾正臣出面,讲几句属于胜利者,鄙视失败者的话,不应该让我们临死之前,讲几句话吗?
高令时冷哼,命人将这些人的脑袋割下来,等会要摆京观。
至于讲话?
没这个必要,顾正臣说过,不留活物,等他入城的时候看到这里的活物,自己可是要受惩罚的……
军士在涩川满赖等人身上找到了手榴弹。
高令时咬牙,下令:“全城再搜一遍,不留活物!地面也给我敲敲,一旦听到空洞声,给我挖开!”
“这里发现密室!”
军士通报。
高令时当即命人将手榴弹捆在一起,打开密实的门,将引燃的手榴弹丢了进去。
关门。
爆炸。
开门,砍头。
黄昏时,顾正臣驱马走入太宰府,眼神冰冷,下令道:“老地方,摆上京观,立下石碑。”
沐春问道:“先生,石碑上的字,可否改一改?”
顾正臣微微点头:“当然。”
洪武十三年,太宰府碑文是:
倭人为寇,犯我大明。今以三万倭首筑大京观,以作小惩戒!
刻石于兹,以示倭国。他日但有倭人乱我疆民,京观尔七界!
只是威胁的话语。
如今,威胁的话,正在走向现实。
于是,在一颗颗人头摆起来的京观前,在将石门改为的石碑前,顾正臣提笔挥毫,写下了全新的碑文:
三岛存一倭人活,吾辈之耻。
四海留一倭种在,吾不收兵!
然后在一侧,写下了小字:
九十日明军征战。
十四年后人评说!
沐春、徐允恭等人看了又看,一脸茫然。
李景隆托着下巴问:“先生要杀光倭人,不留倭种这话我看得懂,可这行小字是何意?”
马三宝走上前,审视了一番:“难不成先生是在说,我们要用三个月,灭亡日本?”
李景隆追问:“为何后人评说,是在十四年?”
沐春也不明白。
这句话可以拆分为十四年后,人评说,也可以理解为十四年,后人评说。
不管怎么样,都太刻意强调十四年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