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 大事这么多,小事别来烦我
第675章 大事这么多,小事别来烦我 (第2/2页)就像商州的川东机械厂、江州的洪岩机械厂,他们也来参展了,看似前者能生产各种车床、铣床、万能磨床,后者提供船舶级发动机、柴油发电机,实际上都是五六十年代的产品,根本无法对应现在的汽车产业。
而几乎所有的车厂,全都是这类。
除了几家有合资背景的国营汽车厂,几家有货车生产的老牌车厂,其他全都是从各种机械厂在转制改革中选择了汽车这个产品。
最起码都得是县团级的部队汽车维修厂,几百上千号人这种,才有实力捣鼓出车上路。
哪怕大车基本用的都是解放、东风的底盘,小车集中在212底盘。
起码要能钣金、做漆、组装等各种机械活儿才行,两百多家品牌里最多两三家是承包制,根本还没有私营、民营敢起步做汽车。
让卫东实在是不敢做了。
这几天吴生云、林望复、达瓦、洪天成这些干将都来看过,和熟悉的洪岩机械厂、川东机械厂有交流。
船务公司要不要趁着自家弟兄都造船舶发动机,柴油发电机,自己多造几条大船。
被让卫东用眼神制止了。
你们是想黄袍加身吗。
还愁老子的产业规模不够大吗。
有远洋码头,有集装箱公司,有内河船队,再来个年产几千上万辆的汽车制造厂。
信不信只要敢从平汽招点人过来,都叫挖国家墙角。
迈哪只脚进会议室都是错的,能拖出去斩了。
所以更坚定坚决:“这肯定要您和各位高瞻远瞩的筛选,我全力支持协助这样的民营企业家,合资车企已经迈开步子肯定需要,但民营推动发展起来可能效率更可行……对,您看我们江州的船业公司,不是推动了家民营船舶公司,局面就打开不少吗。”
就那位船王之子,也这两年的事儿,人家还要拼命从头造船,再收购些。
哪怕实际上还是国资,但打着民营的旗号,产生效益已经吊打一堆国营船运公司了。
经委那边考虑的还是整个汽车工业国产化率的进度:“之前给出来的几家合资厂在88年之前要达到40%的国产化率,能做到吗?”
税务局还是懂那套把戏:“那得看用什么统计,是全车多少个零件的百分比,还是全车造价百分比,又或者分成几大部分的百分比,都可以做出来的,但我们要的是真正能自己造车,而且是形成我们的汽车工业能……对,是持续化发展,这个词儿对吧。”
那边都笑了:“你这词没错,国产化的线路没谱啊。”
让卫东都不是推卸责任:“再给两年,我相信切诺基能磨出个40%,但整体发展规模好不好就不一定了,合资厂这个进度我是真不太乐观。”
所以那头考虑下决定:“那我还是到江州来看看现场,这个步子也要考虑各方接受的情况。”
让卫东赶紧表示欢迎了,挂上黑珍珠。
发现仨姑娘都暂停轻声笑语的交流,转头看他。
连忙示意我还要打电话,你们聊你们聊。
挖空心思的给老程打电话,因为柯林斯来了江州参展,让卫东又在坐镇,所以老程索性留在平汽掌控局面。
今天硬顶212也卖了五百多辆,让卫东建议敞开生产来卖。
这个阶段学会用切诺基的产线原理来生产212提高产能,才是现阶段合资的重点。
而且人家这么多厂都在拿212底盘改进,212还不能在这个基础上自己改好点?
换个造型,换套座椅,减震调节舒服点不就五六万了?
这个话题说起来就长了。
姑娘们也不探讨他有没有短话长说,继续自己聊天。
董雪晴想去帮孩子爹盛点美食,可这俩目光炯炯看着她,就没起身。
但聊着话,还是顺手把自己餐盘里的虾饺叉到孩子爸的盘里。
让卫东聊得兴起,无意识的拿筷子吃了。
秦羽烨马上不动声色的也挟点时蔬过去,这家伙依旧没浪费。
那沈翠月就来块牛肉,一起看让卫东都吃到嘴里。
反正刚聊到发动机变速箱,让卫东就觉得怎么桌面的气氛安静凝固,抬眼一看三张脸蛋都笑眯眯的看着他。
看着他手里的筷子。
沈老三还挑衅:“老爷,你这都吃到嘴里,总得给个说法啊。”
让卫东正觉得嘴里余香犹在:“扯些啥子鬼龙门阵,又要搞仙人跳吗!”
简直莫名其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