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牧师与木棍
第358章 牧师与木棍 (第1/2页)夏南当然认识眼前的圣徽。
卡兰福尔与纽姆城中的经历,让他在紧急补习异界知识时,把有关这个世界神明的各类信息,优先级几乎拉到最高。
而“圣徽”作为视觉层面上连接凡人与神祇的纽带,符号化的神明标志,更是其中必须要掌握的重要内容。
他或许无法完整地背诵出每一种圣徽的演变过程、其上图案的具体象征意义或是其背后隐藏的典故。
但如果只是简单地通过圣徽分辨其所代表的伟大存在,夏南自认为对于艾法拉大陆所有主流神明,他都不会有认错的可能。
眼下,前方教堂紧闭大门的表面,图案为“一株被旭日环绕,含苞待放的玫瑰”的圣徽,当然也处于其所掌握的知识范围之内。
——【农业女神】裳缇亚。
司掌神职领域包括:“农业”、“作物”、“园丁”、“夏季”等。
在大陆的不同地区,也因为各地与之相关的传说与习俗,有着【大地之母】、【荒野守卫者】、【谷物女神】的别称。
是一位信仰领域极为广泛的强大神明。
在某种程度上,北到冰霜苔地,南到海域群岛,只要你还需要种植作物,有任何尝试播种的行为,便不可避免地接触到有关这位神明的神权领域。
几乎整块艾法拉大陆上的农民,都可以算作祂的泛信徒。
毕竟谁又不希望自家辛苦耕作的田地,在来年迎得丰收呢?
或许是受到神职本身的影响,神明们的性格与他们所掌握的领域往往有着一定程度的对应。
就像是活泼明媚,善变爱玩的【幸运女神】泰摩拉;热情乐观,充满活力的【晨曦之主】洛山达。
裳缇亚作为掌管播种与收获的农业女神,领域涉及“家庭”和“壁炉”,被信徒们挂以“母亲”后缀的伟大神明。
其本身性格,在为数不多的几次神临显化事件中,也趋于慈善宁静。
常见于各类话本史诗,广泛传播的形象,更是一位充满着生活阅历,慈眉善目而温和贤惠的中年妇人。
在这种情况下,祂旗下教派的作风,以及信仰着这位神祇的牧师们的行事风格,也往往都像他们所供奉的这位“伟大之母”一样,充满耐心而乐意为土地上的事物无私付出,为播种者提供帮助。
某些偏远地区小教堂的牧师,甚至会和附近村庄的农民们一起下地干活,并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神术来帮助作物成长、增加产量,或者将他们在教会中习得的,更加高效的耕作技巧以及作物知识无偿教授给农人。
风评非常不错。
让掌握着这些知识的夏南,在察觉到羊角镇教堂所代表神明身份之后,心中不由松了口气。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像粉彩宝石这种明显具备有精神魅惑效果的恶性物品,在有教堂和牧师坐镇的前提下,还能在镇上如此流传。
但不管怎样,既然镇上的牧师是【农业女神】“裳缇亚”的信仰者,情况应该也不会再坏了。
说不定,自己还能够从对方那里得到些帮助。
他当然不是没有考虑过某种更加极端的可能,甚至心中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但在事情发展到那一步之前,夏南觉得自己还需要得到更多的,有关这座小镇,以及此刻正于镇上流传宝石的信息。
视线在教堂紧闭大门上扫过,他眉头微皱。
恰逢此刻,广场旁边几位农妇的闲聊声随风传入耳朵。
心中不由一动,想着向她们询问些许信息。
又回忆起刚才“威吓”说不定比“游说”更加有用的想法。
身子一顿,气势顿时阴沉几分,再搭配他全副武装而暗色调的护甲装备,以及本就凌厉冰冷的相貌五官,倒真给人一种压迫感极强的窒息之感。
但只迈出一步,望着前方那几位正笑着聊天的朴实农妇,夏南心里不免犹豫几分。
最终还是默默收回了散发的气势。
“算了,还是回头去街上找找有没有小混混、黑道帮派之类的,再尝试‘威吓’或者‘物理说服’吧。”
夏南站在原地调整了一下呼吸,收敛气势的同时,尽可能让自己看起来没有那么强的攻击性,仿佛真就只是一个路过的普通冒险者。
脸上露出一抹礼貌的微笑,上前。
“日安,几位夫人。”他在几步外停下,朝几人微微颔首道,“今天的天气真是凉爽而舒适。”
妇人们抬起头,望着这位突然过来搭话的黑发冒险者,眼神中闪过一丝对陌生人的审视,但见他态度和善,便也稍微放松下来。
其中年长一些,脸上留着风霜痕迹的那位,主动开口回应:
“日安,先生。”
“您说的没错,毕竟这里有女神庇护,不仅每年庄家的产量都非常不错,平日里也很少有魔物之类的危险出现。”
“也正是因此,我们才能够如此悠闲地坐在这里。”
“赞美仁慈的裳缇亚女士。”
见对方似乎很有谈性的样子,夏南顺势在她们旁边不远处的石阶上坐下,保持着恰当的距离。
“您是农业女神的信徒?”
参考前两次游说失败的经历,他相当明智地没有提及任何可能关联到宝石的信息,只是聊家常般顺着对方的话题问道。
“当然!”谈论到信仰,旁边一位稍微年轻些的妇人,原本因为生人搭话而显得有些僵硬的表情都变得生动起来,连连点头。
“多亏了摩恩爷爷的引导,不然我们怕是这辈子都意识不到女神是如何慷慨仁慈。”
“摩恩爷爷?”夏南适当性地表现出一点困惑。
“哦,他是我们羊角镇上唯一一位牧师。”
夏南心中微动,目光下意识朝教堂的方向扫了一眼,装作好奇地问道:“听你说话的语气,这位牧师……应该是一位深受爱戴的长者吧?”
闻言,那位年长的中年农妇脸上显露出了真挚的,毫不作伪的尊敬神色:
“是啊!摩恩牧师在我们镇上待了快四十年了,我们好多人都是他看着长大的,是一位真正仁慈、智慧的先生,就像是我们每个人的大家长一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