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票房再爆,魏明计赚邵逸夫(求月票!)
第381章 票房再爆,魏明计赚邵逸夫(求月票!) (第1/2页)“钢蛋,巴斯,果来!”老魏擓着一篮子苹果对两只大熊猫招手,然后当着游客的面让它们俩表演吃苹果。
他故意拿了单数的苹果,你一个它一个,最后还剩一个,然后坏笑着放在两熊中间问“最后一个谁吃啊?”
钢蛋眼疾手快抢了过去,然后递到巴斯面前,在它脸上推了推,让巴斯妹妹吃。
外面的游客观众立即发出阵阵笑声,舔狗见过了,舔熊还是头一次。
虽然是周一,但来看两只小大熊猫的游客依然不少,就连北动原来的大熊猫都被冷落了,除了钢蛋两口子会整活儿外,也是因为看一天少一天。
报纸上早就说过,北动新来的两只年轻熊是准备送给香港同胞的,感谢他们为四川灾区募捐的情谊。
而今天,离开的日子终于定了下来,许淑芬跑过来告诉老魏:“园长,园长……”
老魏紧张道:“你咋把我的野心喊出来了~”
许淑芬喘匀了气:“园长找你呢!”
老魏来到想要取而代之的园长办公室,他刚刚接到了港办的电话:“解放同志啊,跟家里交代一下吧,你们要准备动身去香港了!”
其实现在家里已经没什么人了,他们两口子一走,就只剩一个女儿还有一双猫狗了。
下班后他们两口子特意去了一趟北大,跟女儿说了一下这件事。
“在你哥回来之前你就住学校吧,别回家了,来来回回一个人不安全。”
魏红凄凄惨惨戚戚,自己这就成留守儿童了,还好爸妈给自己留了足够的零花钱和粮票。
接着他们又给小梅打电话,让他和彪子每天去店里的时候路过四合院给银杏和警长带点吃的,再添点水。
“没别的了吧?”老魏问。
许淑芬:“要不我做点臭豆腐带过去,娘说爹以前最喜欢吃她的豆腐了,鲜豆腐不易保存,我也没工具,就凑合做点臭豆腐吧,手法都是娘教的。”
老魏:娘咋啥都跟你说啊!
“行吧行吧,你看着弄,我再跟平安说一声,这一趟还不知道啥时候才能回来呢。”
~
现在是周一,《表错七日情》上映的第四天,而宣传攻势也开始显著起来。
首先是魏明并没有安排的《电影双周刊》。
舒琪在看过电影后立即联系叶童给她拍了一组照片,成为《电影双周刊》本月第二期的封面人物,而且刊物内部他和几位刊物骨干罗卡、石琪也纷纷撰文发表对这部12月影市最大惊喜的评论文章。
罗卡评价谭家明的《表错七日情》是“保留了作者视角,但穿上了商业糖衣。”
石琪称《表错七日情》将新浪潮的写实精神注入通俗喜剧,影射了香港经济腾飞下暗藏的焦虑。
而创始人主编舒琪在评价《表错七日情》内容之外对新人叶童的表演也大加赞扬,称其将怨妇的泼辣与脆弱揉捏得浑然天成,假以时日必定不可限量。
《电影双周刊》是香港新浪潮电影的重要阵地,为新浪潮电影摇旗呐喊并提供理论支持,并不热衷于明星八卦,所以销量并不高,但电影圈内人士,尤其是有一定艺术追求的业内人士基本都会买,而且期期不落,在小众人群中是口碑极高的。
比如王京就是在看过《电影双周刊》之后跑去看《表错七日情》的,这时他和舒琪还没有结仇。
其实王京也有一颗文艺的心,只不过他足够现实,知道那些东西无法给自己带来荣华富贵,所以自己不拍,但以后有条件了也会支持一些文艺片导演。
现年26岁的他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已经写了五年剧本,今年更是首执导筒,为邵氏拍了一部500万票房的《千王斗千霸》,而且进了年度票房前十,所以邵氏紧接着又给他开了一部《贼王之王》,还是谢四哥主演。
二十多岁就获得了商业上的成功,再加上父亲王天林在TVB的身份,王京在影视圈可以说是一片坦途了。
而等看完《表错七日情》,自己的评价再结合现场观众的反应,他就知道自己那部《千王斗千霸》的票房排名要往后让一让了,再加上后面还有洪津宝大佬的新作,感觉自己怕是要掉出前十了。
而且好神奇,今天不是周一吗,怎么这么多学生模样的小孩来电影院啊?
唉,好想也有一部这么卖座的电影啊,回家之后他就开始琢磨新的电影本子,也是这种都市情感喜剧类型的,而且脑子里想的男主角就是钟镇涛这样的。
而像是新浪潮的代表性人物如徐客、严浩、章国明等人也都先后看了这部电影,许安华没看,因为人在海南。
虽然有人觉得不够新浪潮,添加了商业元素,但全都认可这部电影的票房肯定不会差,大众评价不会低。
那么票房到底有多少了呢?
电话里夏梦告诉魏明:“三天的成绩大概是310万!”
310万差不多就能收回成本了,后面就都是盈利!
这个成绩跟《自古英雄出少年》的首周末票房一样,而且大众口碑极好,都市、情感、轻喜剧现在这种类型比动作片更好卖,搞不好还真能再来一个千万票房。
另外夏梦已经确定了去海南探班《投奔怒海》的时间:“我想后天去,你要不要一起。”
因为老魏不确定啥时候就来香港了,所以魏明婉拒了,还是等着迎接爹妈吧。
另外等阿敏放了学还得跟她约会呢,不过香港的朋友知道魏明来了,所以中午他还有个约,温拿三虎请他吃个饭。
到了地方后魏明首先跟B哥、陈友互相恭喜票房大卖,然后魏明又恭喜阿伦拿到了金马影帝。
谁能想到他一个歌坛巨星却是第一个拿到金马影帝的香港演员呢。
谭勇麟有些不好意思:“大陆官方会不会对我演这部戏有什么不满啊?”
他刚刚拿到金马影帝的作品叫《假如我是真的》。
而且这部电影很有意思,故事内核是俄国果戈里的《钦差大臣》,然后被魔都话剧院的编剧沙叶新等人根据当时魔都的一个真实案例改编成了话剧剧本,原版是冒充钦差大臣,后者是冒充二代。
因为讽刺得太辛辣,争议比较大,剧本发表没多久就被软性封禁了。
最后这个话剧本子被台湾导演王童看中,拉着香港演员谭勇麟拍成了电影,还在刚刚结束的金马奖上拿到了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和最佳改编剧本三项大奖。
魏明也是后来在互联网上才看到这部电影的,虽然这部电影横扫金马奖肯定有政治的因素,因为这是一部讽刺大陆的电影,不过他的评价是非常值得一看。
面对谭勇麟的担心,魏明安慰道:“放心吧,原版话剧在大陆也是有很多官方人物支持的,就算抨击顶多也就是抨击导演,你因为募捐有功,肯定不会把矛头对准你的。”
听到他这么说,谭勇麟就放心了,香港前途还不明朗,他一个小艺人谁都不想得罪。
不说那些高危话题了,谭勇麟说起即将举行的中文十大金曲颁奖:“到时候你应该可以参加吧,我都不敢想象十首里你能占多少。”
“什么时候举办啊?”他问。
“一月初吧。”
魏明摊摊手:“那我估计是看不到了,我月底就要回去了,不过希望你们都能拿奖吧。”
他默念了一句,还有阿敏。
这时在教室里的周惠敏刚刚看到班里有同学拿着新出的《狂人漫画》,而且几个男生在传阅的时候还在眉飞色舞的窃窃私语。
她惊喜道:“提前了啊!”平时都是十五号的。
于是中午周惠敏也赶紧去书店买了一本,除了《力王》,大部分漫画她都蛮喜欢的。
然后她就看到了中间彩图的宣传漫画,她赶紧合上,并想到那天自己和阿明看电影时的尴尬,一想到这里,她的腿又有些发烫。
她还听到前面的男同学一边欣赏这组画,一边跟同桌商量:“放学后咱们去看这个怎么样!”
“好啊好啊~”两人做贼一般,眼中都是兴奋的光。
这组画的技艺确实很高,周惠敏从美学的角度予以客观的评价,再看作者“柳如烟”。
柳如烟?阿敏懂了,肯定是阿龙的马甲。
~
“冤枉!诽谤啊!跟我没有半毛钱关系呀!”
阿龙跟阿莹中午在办公室吃饭的时候,阿莹也看到这组画,然后她就幽怨道:“你是不是觉得我太小了?”
阿龙懵了:“阿莹,你比我还大四岁呢。”
“我是说这里!”她指了指漫画里半裸女人的胸口,又指了指自己胸前,她也认为这是柳如龙画的。
然后就是阿龙大呼冤枉,最终只能把阿明给卖了,毕竟也不是什么大事,瞒住了阿敏的事就不会有太大问题。
不过知道真相后的龚莹就开始琢磨,魏明是不是嫌姐姐小,以及,这漫画角色跟电影的女主角也不像啊,尤其是身材,然后她越看越像一位故人。
~
“对,就是我!”
没有老板要伺候的丽智也买了一本《狂人漫画》打发时间,然后就看到了“柳如烟”的这篇漫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