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眉山苏氏,苏允最贤 > 第三百五十章 《丁卯别门生》!(4k哈)

第三百五十章 《丁卯别门生》!(4k哈)

第三百五十章 《丁卯别门生》!(4k哈) (第2/2页)

说到后面,众人便有些伤感起来。
  
  此次郑朝宗与平子澄去西北,阮川桥要遁入皇城司,韩幼安应该会去地方,留在京城的应该也就只有王抱朴以及毕太华了。
  
  苏门六子此次一别,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够再相见,再见的时候,恐怕也没有办法聚得这般齐整了。
  
  感伤之下,苏允挥笔写下一首离别诗。
  
  《丁卯别门生》:
  
  鹤鸣堂前别玉骢,山河万里各峥嵘。
  
  守真当效寒松劲,海夫须磨剑气横。
  
  静理民氓织经纬,渡藏虎穴试霜锋。
  
  清澜定海安云塞,盛业何辞散赤衷?
  
  此诗一出,顿时六子伤感变成了壮志满怀,是啊,山河万里各峥嵘呢,何必效那儿女状。
  
  毕太华喝多了几杯,又听得先生苏允之诗,顿时逸兴遄飞起来,慷慨写下:
  
  【金缕曲·六骏分镳会。
  
  鹤觞倾北斗,正霜天、云麾列阵,六骏分镳。
  
  矮柏经冬犹劲骨,自守朴真玄道。
  
  看海沸、郑侯兵韬。
  
  稚凤清鸣安九郡,更阮郎潜夜渡津桥。平虏策,定波涛。
  
  千金散作甘棠召,算从来、毕郎珠履,气吞虹蛟。
  
  最忆苏门传灯处,夜雨松窗论道。
  
  忍重看、征衫如缟。
  
  万里关山同此月,待捷书共写凌烟稿。
  
  铁笛起,破寒晓!】
  
  此词一出,众人尽皆喝彩,此词化用六个典故,分别用来形容六子。
  
  矮柏经冬犹劲骨取自松柏后凋之典故,以形容矮小坚韧王抱朴;
  
  看海沸、郑侯兵韬化用投笔从戎典故,以夸赞郑朝宗军事无双之才能;
  
  稚凤清鸣安九郡则是化用召伯甘棠典故,以称赞韩幼安之治世之才;
  
  更阮郎潜夜渡津桥化用张骞凿空典故,以形容阮川桥遁入皇城司之举。
  
  平虏策,定波涛则是宗悫长风典故,形容上将军平子澄有定海神针之能;
  
  千金散作甘棠召,算从来、毕郎珠履,气吞虹蛟,则是毕太华喝多了自夸春申珠履呢。
  
  嗯,有些不要脸了,但也很巧妙,而毕太华也没有忘记先生苏允,在最后写下:
  
  【最忆苏门传灯处,夜雨松窗论道。忍重看、征衫如缟。万里关山同此月,待捷书共写凌烟稿。铁笛起,破寒晓。】
  
  满满的都是对苏允的感激。
  
  此词一出,气氛更是热烈了起来。
  
  他们虽然背负了重大的志向,但此时的他们,也不过是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正是意气风发之时,值此离别之际,自然是真情流露。
  
  到得后面,苏允一一拥抱这六个杰出门生,颇有些感慨。
  
  此次一别,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够再齐聚,甚至在这个过程之中,也许会有不忍卒视之事发生,毕竟他们是在谋求革命。
  
  向来革命常有流血,有人在这个期间以身献国也不是不可能。
  
  便在汴京苏门六子各自奔赴属于自己的战场之时,在洛阳的周行己三人,已经是在自己的战场上厮杀见红矣。
  
  他们登门洛阳世家梅氏。
  
  洛阳梅氏,占据了洛阳文化产业的半壁江山。
  
  这梅氏原是宣城人,后梅尧臣来洛阳,便随之而来,经过数十年的经营,如今的梅氏,其文学影响力可延伸至书院经营、刻书坊运作或藏书楼建设,形成集诗词创作、典籍刊印、文人雅集于一体的文化产业链。
  
  据周行己几人调查,梅氏或掌控洛阳本地雕版印刷资源,刊印经典文集、文人作品及梅花主题诗画集,已经形成对洛阳文学传播领域的主导。
  
  而且,梅氏还拥有一个大型梅园作为洛阳的文化地标,如唐代成都梅林传统一般,梅氏通过举办赏梅诗会、梅画展览、文人茶宴等活动吸引士族聚集,同时衍生出园林设计、花卉培育、宴会承办等产业,成为洛阳雅文化消费的中心场所。
  
  可以这么定位梅氏,程学或许是洛阳学术的巅峰,但在做文化经营上,梅氏才是洛阳真正的主人!
  
  当然,这也是因为梅尧臣留下来的余荫。
  
  梅尧臣在后世的名气不大,比起欧阳修、苏东坡的名声要差得远了,但在大宋,梅尧臣的名气却是极大!
  
  他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与欧阳修一起推动了宋代诗歌的革新运动,因此在当时就受到了许多名人的提携和支持,如欧阳修、尹洙等人都对他给予了高度评价,欧阳修甚至自认为诗才不如梅尧臣。
  
  正是因为梅尧臣的余荫,因此梅氏在洛阳的经营才这般顺风顺水,几十年时间,已经是占据了洛阳文化产业的半壁江山。
  
  至于梅氏为什么会有一个大型的梅林,则是因为梅妻鹤子的林逋所赠送,后来梅氏在林逋梅林的基础上继续种梅树,发展为洛阳有名的景观,然后梅氏开始运营梅林。
  
  梅氏也因梅林而开始发家,后来逐步涉及出版等经营,经过二三十年的经营,梅氏才有这般规模。
  
  梅埛乃是梅尧臣三子,大哥梅增阴荫在福建当官,二哥四弟尽皆早夭,而他则是留在洛阳经营。
  
  梅埛自己读书不太行,但他却是个天生的商人,梅氏有今天的成就,全是他一手经营出来的,这样的人,自然是精明得很。
  
  此时他笑眯眯地看着三个年轻人,道:“三位少年郎年纪轻轻,便能在洛阳搞出好大的场面,着实是令人钦佩啊,古话说英雄出少年,诚不我欺也,就是不知道三位今日到来,是有何指教?”
  
  周行己拱手笑道:“今日前来,乃是遵老师之命,前来拜访梅先生的。”
  
  梅埛闻言一愣:“你们老师……是小苏学士么?”
  
  周行己笑道:“我们乃是苏学传人,我们的老师,自然是当朝枢密、翰林大学士苏公。”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