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二章 绥靖,郡守下落,季洪嘱托,取信于人
第四百八十二章 绥靖,郡守下落,季洪嘱托,取信于人 (第1/2页)陈仓历291年,十二月初五
也就是季洪向陈天洪禀报江府奇事后的第十天。
江府主楼顶层,夏鸿看着已阔别一个月的季洪,听完他的解释后,笑着开口问道:“所以你这是遵了楚玄风的命令,冒险来刺探我情况的?”
季洪闻言立刻点了点头,轻声道:“十天前,陈天洪应该是被领主吓到了,仓皇回府后,立刻就带我和江副司正一道,去郡守府见了大世子楚玄风……”
后面的事情,无需季洪解释,夏鸿就从最近江府周边的显阳级气息越来越多,也能分析个大概了。
显然,郡守府已经认准了,他的身份有问题。
等季洪说完后,夏鸿挑眉问道:“楚天叙不在,现在郡守府掌家的,是大世子楚玄风?”
见季洪点头,夏鸿脸上没有露出任何意外之色。
劫身境强者,通常不会在一个地方长期待着,尤其是人越多的地方,他们越不会久留。
他在蔡丘临楚郡守府生活了小半年,连郡守蔡秋阳的面都没见过,临楚郡的郡守府,平时当家做主的是大世子蔡云澜。
显然,烟陵郡守府这边,情况也是一样的。
不过季洪点头没多久,似乎又想到了什么,摇了摇头眉头微蹙问道:“倒也不一定,上个月初五,领主在世贵酒楼偶遇陈仓太伊薛子敬,应该还记得吧?”
夏鸿立刻点了点头,江心凡调查薛子敬的身份,大概率就是通过季洪的,所以季洪知道这事也不奇怪。
“薛子敬在郡守府住了一个月,本月初才正式进驻烟陵部衙,开始执掌六部,进行全面改制……”
听季洪提起改制的事,夏鸿眼里顿时闪过一抹亮光。
【将烟陵当成改制试点,以十年为期,只要证实改制可行且能壮大陈仓实力,十年后就开始在全藩推广】
改制的这条消息,十一月三十号,季洪就已经通过江心凡,传达给自己了,所以夏鸿是知情的。
季洪此刻提起这个,显然是为了后面的话作铺垫。
“十月底芦河谷谋反一事,百里粟田悉数被焚,芦河大营阵亡近四千士卒;本年的芦粟收成,也在混乱中被十六个奴籍村的反军哄抢大半,原本预计要收上来的31万斤芦粟,只剩14万,一半都不到。
诸般种种,郡守与六司主事,自是勃然大怒,从上个月初开始,六司就分别派人下去芦河谷一带,彻查谋反之事,截止到上个月的月底,六司前前后后杀了近两千人,已经顺利揪出了四个分舵主,后续的调查一直都没结束,大有不揪出所有谋反之人,就誓不罢休的意思……”
芦河谷一事,终归是要东窗事发的。
夏鸿早有预料,所以并不奇怪,不过听到六司杀了近两千人,却只揪出了四个分舵主,他脸上多少还是露出了点意外。
“十二个分舵主都没被揪出来,这奴籍村的人,实力虽不强,但还算有几分血性!”
芦河谷谋反的事,夏鸿基本是全程见证了的,就以青芜村为例,那十六个带头的分舵主,事后不管是继续留在村中,还是卷铺盖逃走,总之想逃过郡城六司的追捕,在他看来,可能性都是微乎其微的。
霜烬会分舵会众动辄数千甚至是上万,只要上面的人稍微分化挑拨一下,供几个名字出来,再顺腾摸瓜查出主谋,应该不算太难的事。
可一个月过去了,才只揪出四个分舵主,这情况确实是出乎夏鸿预料了。
“不奇怪,奴籍村的人,长期被欺压剥削,绝大部分人对郡城六司的恨意,是要大于恐惧的,十月底那场起义,大抵是让他们看到反抗的希望了,所以这次面对六司的审查,他们的确展现出了不低的血性。
不过,属下要说的不是他们……”
铺垫到这也就结束了,季洪顿了顿后,表情突然变得凝重了几分,然后继续道:“本月初一,薛子敬进驻烟陵部衙的第一件事,就是叫停了六司对芦河谷谋反一事的彻查,同时他还把六司派下去的人,都给叫回来了,宽恕了那四个被揪出来的分舵主不说,还让他们担任了各自村里的辖司总管职位。”
这是要对那些奴籍村,采取绥靖政策了!
夏鸿目光微凝,继续看着季洪,等着他的下文。
“四个分舵主当上辖司总管后直接反水,一下就供出了三万多名会众,连带六个奴籍村的分舵主,也跟着反水,找刑部主动投案自首,再刨去逃走的两个分舵主,霜烬会在芦河谷的分舵,只剩下四个,而且这四个也岌岌可危,烟陵总舵这边要有意放弃他们,是我主动加大投入,才保住那四个分舵的。”
堵不如疏,自古以来都是这个道理啊!
郡城什么都不用干,给个辖司总管的职位,就能让这些分舵主一步登天,连带着霜烬会的分崩离析,也是理所应当的了。
这个薛子敬,着实是有些手段啊!
“奴籍村的辖司总管,都算是肥缺了,六部主事就放任薛子敬如此施为,什么也不干?”
六部主事,地位自然不如烟陵郡守楚天叙,但从职务等级来说,双方是平级的,六个主事都只需听从镇城六司上级的指令,跟郡守并无从属关系,而且以陈仓这种多族联合的上层结构来看,能当六部主事,他们本身的背景和实力,绝对也不弱。
薛子敬虽是太伊,但毕竟只是个外来者,而且陈仓有一条默认的潜规则,两伊必须由劫身境强者担任,所以薛子敬当这个太伊,其实算是逾制了,藩镇高层本就对他不服。
放任他对奴籍村如此处置,最多只是面子问题,可将四个分舵主任命为奴籍村辖司总管,这可是关乎他们切身利益的事,六部主事不可能一点反应都没有。
奴籍村的油水,不用想也知道多的很,负责村内一切管理的总管,自然就是大肥缺,薛子敬要是雨露均沾平均分给六部还好说,直接让四个造反头子来当,那着实是有点太过分了,六部主事就算碍于薛子敬的太伊身份,不敢反抗忤逆,却也不可能什么都不干。
正如夏鸿猜测的那样,季洪摇头回答道:“当然不可能,六部主事第一时间就对薛子敬提出了质疑,认为此举不妥,可薛子敬什么话都没说,也不解释,只是取出了太伊令牌,强行压下了六部主事。
六部主事不服,纷纷上奏镇城总司,兵部主事楚百鹤甚至还上奏到令伊陈立武面前了,他的理由是,芦河大营近四千士卒被杀,若不彻查叛党,难祭大营四千冤魂,陈仓军心也会受损。”
果然是要打擂台了!
楚百鹤的理由,其实细想一下是很合理的。
薛子敬的处理方式,站在上帝视角看好处很多,能对霜烬会造成沉重打击,能减少奴籍村的治理成本,能缓解奴隶对藩镇中上层的反抗情绪等等……
可从陈仓的所有军户以及中高层人员的视角看,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
造反的人,你非但不惩不杀,反而还许以高位,甚至还给了辖司总管这样的肥缺,不管你说这些举措,未来对藩镇有多大好处,可就现在来说,一个赏罚不分的罪名,轻松扣在你头上,绝对是名正言顺,且极度合理的。
可话说回来,改制本来就是一件短期阵痛,长期利好的事,大家未必都看不出来,只是屁股决定脑袋,维护自身的利益,是理所应当且亘古不变的真理。
薛子敬做法聪明,可方式却太过粗糙,会引起六部主事的反对,一点都不奇怪。
夏鸿低头思索了片刻,继续问道:“十年太短,所以薛子敬这是打算上猛药,强行推进烟陵改制了,他有方伯的支持,大概率是不怕这些人往镇城告状的,然后怎么样了?”
“方伯应该是不在镇城的,六司没有任何反应,只有令伊陈立武,初四,也就是昨天传了封手书过来,郡城六部主事看完后全都傻了眼。
那手书上说,烟陵六部,未来十年,一切行事,包括主事人员的裁撤任命,都以郡守楚天叙为主。”
不是以太伊薛子敬为主,而是以郡守楚天叙为主!
夏鸿敏锐地从季洪话中捕捉到了这一点,眼睛顿时就亮了起来。
“领主大概听出来了,从陈立武的这封手书,就能看出来,陈仓的很多事情,都不是楚龙腾这个方伯一人说了算的,陈氏在陈仓的影响力,极其恐怖,甚至到了连方伯都要忌惮的地步。”
六部向镇城状告领政的太伊薛子敬,回信的不是方伯,而是陈立武这个领军的令伊,这本身就有点不正常。
楚龙腾是百分百支持改制的,以烟陵为试点的主意,就是他力排众议定下来的,按这样推导,那未来十年,烟陵六部,就应该以薛子敬这个太伊为主才对。
所以陈立武的这封手书,不可能是方伯楚龙腾的意思,换言之,令伊陈立武有能力,不遵照方伯意志的行事。
“也没有完全忤逆楚龙腾的意思,楚天叙毕竟是陈仓一众高层里,唯一支持改制的,只要他跟极力配合,薛子敬依旧能将改制顺利进行下去。
没有把烟陵六部全都交给薛子敬,这顶多只能算是添一下堵,给改制增加了更多变数。”
夏鸿低头思索了片刻,眼中闪过一抹笑意。
再好的制度,最后也是要靠人去执行的,薛子敬这场改制,触动了陈仓太多高层的利益,本就困难重重,存在无数变数,现在连地位能与楚方伯比肩的令伊陈立信,都出手了。
其未来十年在烟陵郡想将新制顺利推进下去,难度可想而知。
甚至不开玩笑,夏鸿现在就能给出预测,这个薛子敬改制,失败的概率,高达九成以上。
陈仓的情况,实在是太复杂了。
夏鸿暂且抛开了这些念头,抬头笑问道:“这些,算是你今天给我带来的新消息?”
“是也不是,刚刚领主说,郡守楚天叙不在城中,郡守府目前是大世子楚玄风掌家,我说不一定,原因就出在这里,令伊陈立武的手书,昨天夜间传到烟陵郡城后,属下听到一则小道消息,说是薛子敬与六部主事一共七人,当夜就被叫到郡守府议事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