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六章 郡城销金窟,反对改制的浪潮,缺钱的季洪
第四百七十六章 郡城销金窟,反对改制的浪潮,缺钱的季洪 (第1/2页)陈仓历291年,十一月初五
烟陵城,有一处出了名的销金窟,叫世贵酒楼。
顾名思义,这栋酒楼,非世贵两等籍者,连进门的资格都没有,仅这项规定就足以体现酒楼规格之高了。
事实也如此,一般正常的酒楼,从招待服侍到后厨掌勺沽酒的,基本都是奴籍或是贱籍,甚至连掌柜的可能都是酒楼幕后老板的家奴,撑死了也是受雇佣的民籍或是军籍者;
而这世贵酒楼内,连最下等的杂役小厮都是民籍者;后厨掌勺的师傅有不少是军籍出身;哪怕一楼二楼唱曲抚琴的歌姬舞女,基本都是民女,即便有少数奴籍者,那也是从众多奴籍村中,层层遴选出的极品,姿色、身段、舞功、乐艺,那都是万里,甚至是十万里挑一的极品。
这还是其次,世贵酒楼最出名的,当属顶层三楼。
“三楼圆厅,光是座位,哪怕你什么都不点,一个最低就要100两,而且光有钱不行,必须要世籍者。”
“废话,那些美味珍馐的价格就不说了,灵酒每壶最低都要价3000两以上,连一般的世籍子弟,恐怕都吃不起,贵籍者,连想都别想。”
“我上次听人说,三楼从端茶倒酒的侍女,到唱曲卖艺的歌姬舞女,要么是没落的贵籍女,要么是以前被咱们陈仓吞并的营地领主配偶或是千金,就没有一个身份简单的。”
“啧啧,这可都是妥妥的金枝玉叶啊!喝上一口她们亲自倒的美酒,再听她们当面唱曲儿抚琴,那得是什么享受啊。”
“让这些金枝玉叶来伺候人,她们怎么肯啊?”
“哼哼,不肯?那些没落的贵籍女就不说了,门第既已没落,那自然都是奔着钱来的;至于那些被吞并营地的领主配偶和千金,可就由不得她们了,在我陈仓面前,管你是什么金枝玉叶,都得给我乖乖趴着当奴婢,再说了,这些人里,但凡真有骨气的,早就随着那些营地领主一道死了,哪能苟活到现在啊?”
“嘿嘿嘿,你这话不对头啊!当奴婢就当奴婢呗,干啥要让人家趴着。”
“都是老爷们,你装个卵,你敢说,每次抬头看到三楼那些侍女时,心里没点花花肠子?”
“低调低调,嘿嘿嘿!”
“收收你们心里那点脏念头吧!那几个卖艺献曲的大家,卖艺不卖身,是老板花重金培养出来的,平时都是当亲女儿在养的,稍微差点的贵籍人家,想娶都娶不起,就不说她们,单是那些侍女,最次也能嫁进军户,咱们这些贱籍者,人连看都不会看一眼的。”
“小点声小点声,被人听到要被打死。”
“对对对,都安静点。”
“又有歌声传下来了,安静点,快听快听……”
世贵酒楼一楼门口,专门停放厢车的区域,一群身着劲装短打的力夫,正蹲在地上悄声议论着,顶楼有些敞开的窗户里,时不时传出美妙动听的娇靡之音,他们立刻安静下来闭目倾听,表情无比陶醉。
“楚壑汤汤,岳峙苍苍~~~~
稻梁盈野,炊烟绕梁~~~~
弦歌不辍,薪火传长~~~~
故园风物,用耀辉光~~~~”
酒楼顶层圆厅,一个红裙歌女,正坐在居中的高台上抚琴献唱,婉转的歌喉搭配美妙的琴音,围坐在周围的绝大多数人正闭着眼睛聆听,脸上满是陶醉。
一曲楚风唱罢,琴音又过了三四息才停下,台上的红裙歌女,看着约莫二十出头,轻轻压下琴弦,随后缓缓站起。
她肤如凝脂,面若皎玉,一双灵动清冷的美眸,略微又带了几丝妩媚,及腰青丝一小半垂下,余下绾于头顶,用精致的贴额金色蝶饰固定成了飞仙髻,站起后欣长婀娜的身段一览无余,配合清冷的表情,宛如月中嫦娥,寒宫仙子,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她起身后,明明是在环顾全场众人,可眼神里满是真诚,看不到一丝敷衍,让人倍感亲切。
见下方众人陆续回过神来,女子才款款屈身,轻柔开口道:“飞絮拜谢诸位捧场了。”
啪啪啪啪…………
“杜贺献银2000两,如闻仙音,如闻仙音啊!”
“琴歌双绝,不愧是飞絮大家,王蒙献银3000两。”
“依我看,飞絮大家的琴艺,可排烟陵城前五,武士青讨个彩头,献银8888两!”
“难怪飞絮大家能蝉联六个月的花魁之名,不枉本公子从东林远道而来,何云冲,献银6000两!”
…………
女子一开口,下方数百人这才彻底回过神来,随之便响起了一大片的鼓掌与叫好声。
世贵酒楼顶层,歌女献艺,通常都由掌柜的安排,前提条件是客人要到一定数量,至于安排哪名歌女,那就得根据上月的总献银数额排名来了。
总体而言,上月排名越高,次月登台机会就越多,单月第一名的还有一个花魁称号
引导客人为歌女争风吃醋而竞相打赏,既捧红了歌女本人,又满足了客人的心理需求,同时又为酒楼带来了巨额利益,这也算是一种高明的经营之道。
今日献唱的飞絮大家,已蝉联了六个月献银第一,已预定了年度花魁的称号,从众人络绎不绝的竞相献银举动来看,显然盛名之下无虚士。
一连数十道献银声响起,那飞絮大家旁边,有张精致的银色方桌,一众侍女正穿梭在下方宾客之间,不断将豪客的献银拿过来摆上桌子,不过百息,白花花的银锭就在桌子上堆起了一座半米高的小塔,目测数额最少也有三十万以上。
“本公子记得,飞絮大家上次弹楚风,已经是半年前的事了,今日旧调重弹,刚刚弹到稻梁盈野,炊烟绕梁时,琴音似有悲意,本公子猜猜,莫非是飞絮已知晓芦河谷粟田一事,心有感伤?”
一众宾客中,突然有个白衣仗剑的年轻公子,起身笑着开了口,周围一众人闻声,立刻都侧目看了过去。
台上的柳飞絮,闻声也侧目看向白衣公子,面露甜笑道:“杜公子果真通晓音律,飞絮佩服,昨日听闻芦河谷反民,一把大火焚尽百里粟田,小女子确实心有所感,故借琴音抒发,诸位见谅了。”
杜贺出了风头,脸上顿时露出一抹得意,正欲开口说话,却被隔壁桌的另一个白衣年轻人给抢了先。
“飞絮姑娘,反民二字用错了,芦河谷那帮人,都是我烟陵辖司治下的奴隶,他们算哪儿门子的民?”
“乱党叛逆,藩镇毒瘤!”
“不过是些受了霜烬会蛊惑,试图蚍蜉撼树的卑劣贱种,方伯仁慈,对这些贱种一再忍让,却不想他们变本加厉,如今还闹出了这么大的祸事,依我看,对这些奴籍村就该从严治理,不能给他们任何翻身的机会。”
“近十几年来,魏博的改制邪风吹向三藩,有一小撮人也受了影响,天天鼓吹说要效仿魏博改制,什么提高奴籍者待遇,放宽民籍要求,削减奴籍村数量,如此方能壮大藩镇,强我陈仓。”
“放屁,纯属放屁,我陈仓能有今日盛景,一仰仗方伯大人,二靠的就是我世、贵、军、民四等人万众一心,两百年来东征西讨,不断扩张疆域,为藩镇抓到越来越多的奴隶,才有煤、铁、银各类源源不断的矿产;才能保证兽肉、兽血、兽骨等等一应修炼资源的低廉价格;才能维持庞大的军费开支;才能确保藩镇后继有人,天才层出不穷……”
“那些奴籍者,要么祖上十恶不赦,要么出身那些朝不保夕的散乱营地,若无我陈仓教化,他们现在还过着食不果腹,茹毛饮血的日子,才过几天好日子,又开始贪得无厌了,哼!”
“没让他们去雪林对付寒兽和诡怪,只让他们采集开矿,干些力所能及的事,方伯幕府,对他们已经足够好了,还想要求更多,简直是得寸进尺!”
“此等歪理邪说,果真盛行下去,那还得了?”
“说到底,这股邪风,还是六年前那位新任太尹薛子敬薛大人带起来的,就是他长期在方伯、令伊,以及各大郡守城主面前鼓噪改制,说什么只要效仿魏博改制,必能使我陈仓日新月异,从此踏上强盛之路,甚至将来一统摩敖川,也未必是梦……”
“一统摩敖川,嘁……大话谁不会说?更何况,开疆拓土,抓越来越多的奴隶,难道就不能使我陈仓日新月异,愈发强盛,将来不照样能一统摩敖川!”
“我早就听说了,咱们这位薛太伊,是从卢龙藩镇逃出来的,有风传说,他薛氏满门,都被卢龙方伯给灭了,一个死里逃生的罪名,也不知为何,方伯和陈令尹就是欣赏他,一来就许以高位,哎!”
“方伯之下,令伊掌军,太伊领政,二者只有劫身境强者方可担任,陈仓百年旧制,这薛子敬只有显阳级修为,方伯竟为他开了先例,愣是撤了前太伊……”
咻…………
圆厅内众人越说越上头,直到最后一人,提到前太伊三个字,圆厅高台正对面的雅间内,突然飞出了一柄小匕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