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日军仓惶,承认失败?被震撼的英国佬们!(求订阅)
第476章 日军仓惶,承认失败?被震撼的英国佬们!(求订阅) (第2/2页)“根据第十五军司令部以及南方军情报部门汇总的信息,其直接隶属于支那军事委员会指挥、并投入远征军序列的所谓‘中央军’王牌部队,番号至少已有六个师之多。
这其中,如第五军之第二百师、新编第二十二师,荣誉一师等部队都是我们无法轻易击溃的精锐。”
林苍辉顿了顿,加重语气,“面对这样一支集中了敌人精锐力量且加强了指挥和空中力量的部队
我们再想单纯依靠现有的陆地攻势,去彻底切断滇缅公路,瘫痪其补给线,恐怕已经是不现实的战略目标了。”
寺内寿一静静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轻轻敲击,发出沉闷的声响。
林苍辉深吸一口气,开始陈述他的建议,语气更加果决:“因此,基于以上判断,卑职斗胆提出以下三点建议,请司令官阁下斟酌:
第一,立刻下达命令,令正在仰光前线苦战的第十八师团停止所有进攻行动,并立即着手制定周密的撤离计划。
我们必须将这支拥有丰富丛林作战经验、战功卓著的精锐师团从仰光的泥潭中解脱出来。
无论是将来用于巩固泰国防御,还是转投入太平洋战场应对日益强大的美军威胁,第十八师团都是帝国不可或缺的宝贵力量,绝不能继续在仰光消耗下去。”
“第二,在第十八师团安全撤离之前及撤离过程中,必须以雷霆手段,对仰光港实施彻底的、毁灭性的破坏!所有港口码头、仓库、起重设备、船坞乃至进出港航道,都必须使用大当量炸药进行系统性爆破,务求将其彻底瘫痪,使其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无法被盟军有效利用!”
“并且,在其后,我航空兵部队应当将仰光港区列为常态化袭扰目标,不定期进行轰炸,最大限度地阻止和延缓敌人对其进行修复和利用!绝不能让这个缅甸最大的港口成为他们未来反攻东南亚大陆的战略跳板!”
“第三,”林苍辉的声音压低了些,但更具分量,“鉴于缅甸战场目前投入巨大而成效甚微,甚至有进一步恶化的风险,我们或许应重新审视整个南方战线的资源分配。卑职建议,将原计划继续投入缅甸的部分战略资源包括后续梯队的兵力、宝贵的航空力量以及作战物资——进行战略转移,重新投入到对帝国更为关键的中国主战场。”
他抬眼看着寺内寿一,解释道:“目前,中国最精锐的核心部队大部已被远征军抽调至缅甸。
其广阔的内陆战场,防御力量相对处于一个历史性的空虚期。我们正好可以抓住这个‘机会窗口’。
集中优势兵力,在中国战场上选择关键节点,发起更具决定性的攻势,以期获得更大的战略突破和战果。
相比于在缅甸丛林与远征军精锐进行惨烈的消耗战,这或许更能有效地达成削弱乃至击败山城政府、巩固弟国在大陆统治的战略目标,一旦打垮了常瑞元,弟国就能够将剩余的所有资源都投入到太平洋战争之中。”
林苍辉的分析条理清晰,建议也直截了当。
寺内寿一听完,久久没有说话。
他脸上的表情没有太大变化,但眼神深处,却难以抑制地流露出一丝深深的失落和疲惫。
撤退,破坏将重心转回中国战场。
林苍辉的话,字字句句都像锤子一样敲在他的心上。
这一切都有一个大前提,那就是仁安羌能够掌握在他们的手上。
但寺内寿一和所有帝国高层将领都清楚,这些部队的最终使命,并不仅仅是夺取南方的资源,更是要在击败英荷美殖民势力后,挥师太平洋,与帝国真正的宿敌——美国,进行最终的决战。
南方军在缅甸,这个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战略地位极其重要的战场上,恐怕已经无力战胜守军部队了。
他所提出的建议,本质上就是承认失败,及时止损,并将希望寄托于在中国战场的“拆东墙补西墙”。
“林苍君,我需要一些时间去考虑你的提议。”
——
山城,统帅部。
基本全歼五十五师团的电报被摆在了一众高级将领们的面前。
众人在惊讶的同时,又觉得这似乎一切都是理所应当。
毕竟,远征军的战斗序列确实是国内最为精锐的一批作战部队。
新编第十一军黄百韬所部。
第五军杜聿明所部。
新编三十八师孙立人所部。
除此之外。第六军总体而言处于二线水平,兵员方面素质较差,主要是西南地区的补充兵员。
是名义上的嫡系部队,实际上是杂牌装备为主的主力军。
可不要忘了,远征军究竟谁才是实际指挥官。
打赢这场战斗虽然振奋无比,但对于山城政府而言,只是基操勿六罢了。
而另一边。
伦敦,唐宁街,内阁战争办公室
当那份来自遥远缅甸前线的加密战报,经过层层转发。
最终,译文被放在伦敦唐宁街的会议桌上。
它在弥漫着雪茄烟味和紧张气氛的战时内阁办公室里,掀起了一阵难以置信的波澜。
几位身着戎装或深色西装、面色疲惫却依旧强作镇定的高官显贵,不约而同地凑近,反复阅读着那份薄薄的电报纸,仿佛上面的每一个字都带着某种魔力,让他们不敢轻易相信。
或许没有谁的下巴真的“惊掉”,但那种写在脸上的愕然与困惑,是无论如何也掩饰不住的。
这怎么可能?!
不久之前,整个大英帝国还在为马来亚防线的溃败和“远东堡垒”新加坡那耻辱性的陷落而痛心疾首。
颜面扫地!
日军第十八师团、第五师团如秋风扫落叶般席卷了整个半岛,帝国远东部队的抵抗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甚至在缅甸战场的初期,日军第十八师团仅仅凭借区区三千人的先头部队,就在仰光港将英印军史密斯少将的八千兵力打得丢盔弃甲,狼狈溃逃!
那时的日军,在东南亚,似乎是不可战胜的神话!
可现在这才过去了多久?
一个月?
或许还不到!
那支番号为五十五、同样是日军主力作战师团的部队,竟然就在缅甸中部被成建制地、几乎是彻底地围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