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掌门之责
第181章 掌门之责 (第1/2页)————五年后
在将购置来的六斗三阶下品“紫芝漱锋”尽数用完过后,康大掌门总算将才得来的玉阙破秽戟在内的数件法宝蕴养得有些进益。
作为凰灵液的进阶之物,这“紫芝漱锋”倒甚是好用,至少已为康大宝省下来了近一甲子苦功。
可世上哪有圆满无缺之物,这灵液唯一的缺点,即是不怎么便宜。至少黄黎与解意这二位上修苦修数百年攒下来的那点儿家当,可就这么轻轻松松地被耗了个干净。
向来敦本务实的康大掌门之所以会行这般豪奢之举,自是因了而今西南诸道气氛紧张所致。
短短数年之间,摘星楼虽然未动,但其下三管鲜于家、云水宗、两仪宗似是得了什么不可名状的暗中授意、挑起了不少边衅。
双方征伐之下,便连上修都死伤了数位。
康大掌门的老熟人,叶州杨家二位老祖之一的杨勇成,即就死在了鲜于家家主花然上修手头。
即也令得叶州杨家声势败落不少,只靠着杨宝山一人守住这豪家门楣也是艰辛,却不晓得与康大宝交情颇好的杨无畏结丹有什么眉目没有。
金丹上修在这等大战里头都难得保自身周全,至于筑基、练气,则是更不消说。
听闻五姥山月隐真人与合欢宗绛雪真人,近来曾与摘星楼主白参弘有过交手。
这孰胜孰负似是难得定论,不过自连雪浦传回来的消息中是说二位真人归来时候面色不好,绛雪真人甚至有二、三载之久都未召人侍寝,只一味闭关苦修。
这般事情,对于她这等已经放弃了往后道途、只图安生享乐的真人却是稀奇,却也可看出来这场邀战于其而言怕是也算不得什么值得回味的经历。
好在秦国公府迁自山北道凤鸣州过后,固然是令得云角州败落了不少不假,但却也令得摘星楼这些年未有理会身旁这些疥癣之疾。
五年来,重明宗只配合着费家应山军在费东古的主持之下与两仪宗战过几场。
对面那领头的换了人物,两仪宗大长老蒲红谷不知何故久未露面,依着外人所揣测,说不得都已经死在了哪个静室里头。
康大掌门不晓得这说法可信与否,蒲红谷的下落隐秘得很,便连一直灵通的无畏楼都探清不得,外头众说纷纭,没有定论。
不过两仪宗哪怕是换了仇云生与栗云二人主持大局,亦也不是能够轻松拿下的势力。
这仇云生依着康大掌门看来,怕要比黄米还要厉害一截,也就是费东古手头古宝犀利,才能与其战个平手。
由此足见山南道固然贫瘠、远比不得京畿地方物华天宝,可从那些不名一文的草芥中杀出来一条血路、证得高修的人物,却也未必就比京畿豪家的同阶差上多少。
一直潜修久不露面的费南応当其时也现身出来,将两仪宗前掌门栗云压得难得还手,若不是双方都还稍有默契,说不得那位栗云上修便要吃个大亏。
也是因了这场默契,向来被诸位大人物当成一流棋子的康大掌门难得清闲。
当其时重明宗只由蒋青、袁晋二人,只领衔青玦、赤璋二卫及重明盟大部出征。
便连寒鸦山诸部义从、各县乡兵都未召集,倒还令得向来闻战则喜、企望翻身的好些穷汉大感不适。
两方人马相持大略有半载之久,各有胜负。
不过交战次数却也不多,大部时候都只在各自营中驻扎,且上述那四位高修仅是在开战伊始有过一番交手,过后甚至都甚少现身双方阵中。
是以莫说金丹上修,便连筑基都未死伤几个,此处局势较之山北道那惨烈景象,却不晓得是好了多少。
康大掌门也不晓得这费东古将来回山北道过后,是要如何与公府诸卿交待。
不过想来颍州费家历仕各朝,哪些仗要下死力、又有哪些仗是可以虚应故事,自是该有章程才对。
费东古这等老狐狸常在费天勤、费叶涗二人身前做事,是在太渊都朝会时候都有露面、向卫帝谏言的人物,人情来往也从无白丁,自不消康大宝这后学末进在此操心。
仇云生与栗云不出,重明宗众修靠着袁晋手中这头三阶灵奴,却也能得自保。而蒋三爷在仅得一次的斗将之中,捡了枚两仪宗丹主的脑袋回来,便算得重明宗此番最大的斩获。
不过二人能带着门中诸修安安生生地班师,就已经令得康大掌门颇为高兴了,哪里还敢肖想更多。
毕竟而今重明宗资粮算不得紧缺,也不消出什么风头。
康大宝于生发一道的造诣几能比得元婴,他自有信心,只要重明宗往后能够就这么四平八稳地发展下来,那么稳扎稳打地成长为如山北道五姥山这类末流元婴势力,亦不过是平常事情罢了。
他今番出门时候,费疏荷正独在院中看着信笺。康大掌门只看后者那紧蹙的眉头,即就晓得信从何来。
“儿行千里母担忧”虽只是句凡人俚语,但用在修行人身上亦也恰当。
五年下来,这美妇人已经被两河道愈发焦灼的战事弄得憔悴不少。
亲勋翊卫羽林郎将束正德率领的禁军处境并不乐观,卫帝甚至急遣北王匡则孚下场支援,只是也还未能够立即扭转战局罢了。
便连康大掌门也不晓得,仙朝在两河道是曾做过什么倒行逆施之事?竟能在短短数十年之间,又将血剑门湮灭、葬春冢归顺、明面上已无元婴主持的两河道一众势力逼反。
不过有心人是言,是有太一观真人亲赴两河道煽风点火,才有此祸事发生。
费疏荷自不怎么操心这些家国大事,只是担忧亲子安危。
随着这些年一个个出身勋贵家门的青年俊彦于两河道战殁的消息似雪花般片片飞来,而今便连康昌晞频频报捷的信笺也难令得费疏荷展颜一笑。
至于曾经满心期许的那场婚事,则早就被其抛在了脑后。
康大掌门夫妇二人当是未有想到,当年为康昌晞谋划好的康庄大道,竟是已成了一滩密布荆棘的泥泞小路。
他们二人倒也不是未想过转圜一二,只是当战事不利到了宗王下场的地步过后,这场变乱便就已经被拔高到了一个从前未有预料到的高度。
北王匡则孚与南王匡慎之稍有不同,后者与卫帝勉强算得同辈人物,于大卫仙朝忠心十分自是不假,却多少还有点圆润手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