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天坛关帝座像
第464章 天坛关帝座像 (第1/2页)离开荔枝角收押所,廖闰琛坐在车上,出声邀请:“尹生下午得闲,可到新界坐坐,乡议局有些朋友,想共同商讨些,有关《中英联合声明》发布后的发展。”
“警队辞去皇家头衔的事,闹得沸沸扬扬。”
昨天,警队便已通过决议,正式由警务处长梅亨利,向总督府提交辞去荣誉头衔的报告。
主动请辞皇家头衔,是大英历史上未曾出现的先例。一经报纸流出,立刻引起社会各界关注。
有眼光的人都看得出,警队已完成换血。
根据内地外交办的口径,《中英联合声明》的三大原则亦正式受双方同意。
“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
余下只剩细节问题,年内一定会签字。
鬼佬在港岛的最后挣扎,已在各界爱港人士的支持下破产。下一件大事,则是内地口中的回归委员会。
新界乡绅们都有心在“回归委员会”中某一个职位。根据国内对“回归委员会”的解释,基本可理解为一个“过渡民主政府”。
虽然,国内还没明说,但是已有内幕消息称:回归委员会将在97前,代替国内执政。
是官方发牌的建制派单位,在97年大选前,回归委员会将人手一票,选出新的执政长官。
参考国内制度,这不系那什么大,乜嘢表吗!
这一票可是千金不换,改变历史,兴旺家族的一票。凡是有点政治野心的人,都不会放过机会。
事实上,回归委员会确实,有十五年的过渡职责,要在十五年内,保证能一步步接手政局。
最后,再在97年投上光荣的一票。因此,回归委员会所有成员,都是政商两界,大名鼎鼎的人物。
许多人都已默认尹生会有一票,霍生会有一票.把众所周知的大佬们,七扣八扣,还能剩几票?
新界乡绅们请尹照棠去,不是想捞一票。只想探探口风,会分给新界几票,五大姓到时再内部讨论。
尹照棠不想拂廖太公的面,但真不知内情,开口道:“文件还没签好,回归委员会停在纸上。”
“等真正开始牵头组织,一定通知廖叔。”
廖闰琛微微颔首,面带期翼,感慨道:“好呀,真希望,我能活到五星红旗,在维港升起的那一日。”
尹照棠笑道:“廖生身体硬朗,健康长寿,一定OK的啦。”
廖闰琛畅然一笑:“借尹生吉言,路口放我停吧。一路上看了几次表,下午还有事忙?”
尹照棠面带歉意,遮住手表,出声道:“不赶时间,一个小的投资项目。”
车队驶向新界,把廖叔送回上水围老宅,方才折返掉头,礼数可谓周全。
不过,车队没再沿主道回中环,而是直奔元朗码头。十二名刑堂兄弟,跟龙头大佬登上飞艇,渡海直奔大屿山。
莲花峰,宝莲寺。
曾受毒村注资,大修殿宇,铸造天坛,欲修大佛的庙门中。不见往昔欣欣向荣,宾客盈门的景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